百頁是豆腐制品中的一種重要品種,這分厚、薄兩種,經加工復制可以制作五香豆腐絲、素腸、素雞、千張等各式副食品,是素宴上的佳肴。工藝流程 大豆→豆漿→石膏點漿→澆制→壓榨→剝下→百頁成品設備工具 百頁箱屜一副,百頁...[詳細]
霉千張和霉豆渣同是武漢地區的傳統豆制品,二者生產工藝大同小異。霉千張以千張(又叫薄豆腐張)為原料。可以常年生產,但季節氣溫太高,質量較差。工具設備 木桶或水缸、霉箱、稻草、竹篩帶。工藝流程 千張→酸化→卷筒→進...[詳細]
腐竹營養豐富,美味可口。農民用黃豆自制腐竹,既可自己食用,又能供應市場,增加收入。加工用具 1.腐竹灶池:用磚砌一個長方形的熱水蒸池,池深27厘米,池內裝一個用鍍鋅鐵皮做成的“凹”形平底鍋(長1米、寬0.8米、高7厘米),如無鍍...[詳細]
長葛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長葛腐竹適于久放,但應放在干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詳細]
陳留豆腐棍至今已有200~300年歷史,據傳說是明代的進貢品。它是由煮熟的蛋白質、油質和水凝集而成的膠凝體。該品營養豐富,味美爽口。食用前用涼水泡1~2小時,然后切成段,加配菜和佐料可燴名菜。原料配方 大豆(青皮豆最好,黃皮...[詳細]
原料配方 豆腐渣、牛奶、小麥粉、奶油、魚、肉類、胡蘿卜、馬鈴薯和玉米。制作方法 首先,在小麥粉中添加奶油等,進行加熱,再添加牛奶,加熱攪拌,制成白色糊漿。將大體等量的豆腐渣與糊漿混合,用攪拌機加工成適合加工油炸丸子...[詳細]
原料配方 去皮豌豆1公斤 白糖500克 金糕50克 石膏3.5克制作方法 鍋里用旺火煮(1公斤豆用2公斤水),鍋開后移至微火燜煮。燜至豆爛成泥狀時(燜的過程,要勤攪動),放入白糖,用小火翻炒。待湯汁將盡時,把石膏用水化開,沉淀,將清湯...[詳細]
盧氏麻片為河南盧氏縣傳統名食。相傳已有200多年歷史。近年被評為河南優質產品。盧氏縣一帶盛產芝麻,芝麻是加工麻片的主要原料之一。盧氏縣有加工麻片的悠久歷史,所加工的麻片,酥脆甜香,頗受歡迎。原料配方 白糖:芝麻、紅...[詳細]
魚皮花生是我國傳統的小食品之一,它具有甘、香、酥、脆等特點。目前國內的魚皮花生的工藝配料和生產設備各地區不盡相同,而工藝流程卻基本上大同小異。原料配方 原料:帶衣生花生仁、面粉、赤砂糖。輔料:分4種搭配方法,亦可...[詳細]
原料配方 青蠶豆瓣500克 綿白糖200克 桂花豆沙150克 芝麻油25克 熟豬油40克制作方法 1.將青蠶豆瓣洗凈瀝干水,上籠用旺火蒸爛后,取出放盆內加綿白糖、芝麻油(5克),搗成泥。2.取100克容量的酒杯10只,在杯的內壁涂上熟豬油...[詳細]
甜咸適口、余味悠長的奶油五香豆,營養豐富,制作簡單,一年四季都可制作。原料配方 干蠶豆5公斤 糖精1克 茴香25克 精鹽250克 桂皮25克 奶油香精2毫升制作方法 1.除奶油香精外,將其它原料一起入鍋,加水與干蠶豆,用大火燒開后,...[詳細]
蒸綠豆糕是四川特產之一,以綠豆為主料,輔以油、糖、特制粉等精工制作蒸熟而成。加心料制作的叫夾心綠豆糕。無心料的叫清水綠豆糕。本品糖大油重,清香芳甜,素為夏令佳品。原料配方 綠豆粉24公斤 攪糖14公斤 熟清油7.5公斤...[詳細]
芝麻片酥脆爽口,芳甜宜人,其特點為選料細致,制作認真,使產品規格、組織、口味均臻于上乘,深受群眾贊美,供應外賓也極受歡迎。原料配方 去皮芝麻20公斤 川白糖15公斤 飴糖12.5公斤 花生仁7.5公斤 化豬油1.5公斤制作方法 1.備...[詳細]
潔白如雪,香酥甜脆的花生沾,是一種極為大眾化的小食品,原料來源充足,工藝比較簡單。原料配方 生花生米22公斤 綿白糖30公斤 飴糖2.5公斤 擦鍋油(花生油)200克制作方法 1.花生肉須選顆粒均勻飽滿者,用凈砂炒熟,冷后酥脆。篩...[詳細]
冰糖花生系重慶華山玉食品廠的傳統名產之一,在川內久享盛譽。本品不僅暢銷省內外,而且曾遠銷國外。本品呈晶體狀,花生仁在中央,透明,松脆,純甜,清香,為品嘗,饋贈之佳品。原料配方 川白糖22.5公斤 花生仁22.5公斤 化豬油500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