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勛武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構建中華蜂養殖和產業集聚核心區,助推秦嶺山區農戶穩定脫貧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現答復如下。
中華蜂是我國本土寶貴的蜂種資源,能夠充分適應我國不同地區的環境條件。中華蜂飼養歷史悠久,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生態環境保護和采花授粉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中華蜂養殖作為特色畜牧產業,也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選擇。目前,中華蜂飼養多集中于邊遠山區,飼養技術水平總體偏低,進一步提升貧困山區蜂業發展水平,對有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如期實現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部高度重視中華蜂產業發展工作,將積極采取措施,為包括秦嶺山區在內的有關地區通過中華蜂養殖實現脫貧提供保障支持。
一、關于組織協調甘肅、陜西、四川等省制定《秦嶺山區中華蜂產業發展規劃》
目前,我部正在啟動全國蜂產業“十四五”規劃編制有關工作,甘肅、陜西、四川等省可根據國家總體發展規劃的精神和發展布局制定本地區的中華蜂產業發展規劃。國家高度重視中華蜂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采取相關措施限制農林業農藥使用。目前,我部已對67種高毒高風險農藥實施了禁限用措施,對其余10種高毒農藥也采取三方面的監管措施。一是定點經營,嚴格按照《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對高毒農藥實行專柜銷售、實名購買、購銷臺賬、溯源管理,實現從生產、流通到使用的全程監管。同時,禁止通過互聯網銷售高毒農藥。二是限制使用,嚴格采取限用措施,不得用于果菜茶等作物生產。三是加快淘汰,按照“循序漸進、分步實施、多措并舉”的原則,依據高毒農藥的風險大小、替代產品生產使用情況,逐步推進,加快淘汰,力爭5年分期分批淘汰現有的高毒農藥。國家林草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見》,制定印發了《林用藥劑安全使用準則》《林用農藥安全使用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加大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的推廣應用,全面開展了包括秦嶺山區在內的林用農藥使用安全隱患排查,對提升秦嶺蜜源區病蟲害防治水平,促進中華蜂產業健康安全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關于支持甘肅省養蜂技術研究所提高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能力
2008年,我部設立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用于組織指導全國蜂產業科技研發推廣工作。體系設立天水綜合試驗站,由甘肅省養蜂技術研究所負責運轉,每年安排經費50萬元。近年來,該所承擔了甘肅省及青海、西藏部分區域蜂業技術研發和技術示范工作,在蜜蜂授粉試驗研究、抗螨高產優良蜂種的試驗示范、地方優良蜂種評價、規模化高效養殖、蜂業發展觀測調研、蜜蜂資源動態監控、基地建設、蜂農培訓、支撐產業發展、扶貧攻堅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有力促進了甘肅等省蜂業健康發展,先后取得16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以及省市級多項科技進步獎勵。今后,我部將繼續支持有關科研單位加強中華蜂遺傳育種、病蟲害防治以及產品保鮮加工方面的科技研發工作。
三、關于在甘肅省隴南市構建中華蜂養殖和產業集聚核心區,創建中華蜂產業示范園區
2018年起,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在黑龍江、江蘇等10個蜂業主產省實施蜂業質量提升行動,支持地方建設高效優質蜂產業發展示范區,用于開展蜜源植物保護利用、蜜蜂遺傳資源保護利用、良種繁育推廣、現代化養殖加工技術及設施推廣應用、蜂產品質量管控體系建設等工作。我部將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擴大項目實施范圍,覆蓋更多貧困山區。
四、關于支持三省農牧部門構建中華蜂產業技術體系
目前,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除依托甘肅省養蜂技術研究所設立天水綜合試驗站以外,還設有寧夏固原綜合試驗站和陜西延安綜合試驗站,西北地區中華蜂產業科技服務力量較為雄厚。今后,我部將積極支持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協助秦嶺山區周邊地區有關單位開展地方中華蜂遺傳資源保護和地方良種培育,為農戶科學養殖提供技術支持,推動科技成果應用。同時,積極幫助地方開拓中華蜂優質蜂蜜市場,提高中華蜂產業的經濟效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應有作用。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畜牧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繼續對我部的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010-59193204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