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蛋白質經濟的挑戰與機遇
——百奧明2019亞洲營養論壇圓滿閉幕
關于亞洲營養論壇
自2005年以來,百奧明開始主辦每兩年一度的亞洲營養論壇,來自世界各地的商業伙伴和動物營養專家齊聚亞洲,共同探討農業經濟目前面臨的挑戰和未來趨勢。
2019年亞洲營養論壇由知名行業專家組成了高水平小組,深入研究蛋白質經濟中的機遇與挑戰(S.C.O.P.E.),先后在孟加拉達卡、日本東京、韓國首爾、中國無錫亞洲四城舉辦。其中,中國無錫專場于2019年10月21日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主題將思維敏捷性和創造性與業務經營的實用性結合起來,使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飼料和食品鏈的采購與供應中更具競爭力。來自畜禽行業的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媒體等約400人參加本次會議。
21日全體論壇由百奧明中國總經理安綱先生和百奧明中國技術/研發/市場總監關舒博士主持。首先,百奧明中國總經理安綱先生代表會議主辦方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喬玉鋒先生為大會致開幕辭,喬理事長指出,中國畜牧業的發展趕上了國家繁榮發展的大好時機。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今天,畜牧業也和人民一樣經歷了從吃不飽到吃得飽,再到吃得好的不同階段。無論是家禽還是奶牛等養殖業,經歷了快馬加鞭的發展時代。我國飼料工業是朝陽產業,從零起步,經過40年的發展,為國民經濟和國民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感謝以百奧明為代表的國內外企業,為我國飼料工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畜牧業的轉型升級。
隨后,6位演講嘉賓圍繞無抗生產、抗菌素耐藥性、霉菌毒素和抗生素替代品等話題為與會者帶來精彩報告。
1、機遇與挑戰:無抗生產下的行業與監管角色
新西蘭獨立獸醫資訊專家Allen Bryce博士在報告中指出,抗生素的耐藥性發展受到抗生素使用的驅動,畜禽體內產生的抗菌株可以傳播給人類,同時也可能反向傳播。因此,必須規范抗生素的使用,具體方法包括:(1)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在畜禽養殖中,杜絕以促進生長為目的的抗生素使用,減少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確保在治療前進行準確的診斷,并在最初治療無效時進行復查;(2)改進抗生素的使用。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正確的判斷,使用正確劑量及療程的正確的藥物,優化抗生素的選擇,避免使用對人類健康有重要影響的藥物,優化生產質量、劑量、給藥途徑和持續時間,規范抗生素的供應,限制抗生素的不當使用;(3)使用抗生素替代品。通過改進管理的方式,包括生物安全、衛生、環境、營養、非抗生素治療及疫苗的開發及接種等方式以減少和預防畜禽感染,從而減少抗生素的使用;(4)監督。收集有關使用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藥性發展的數據,分析趨勢,完善最佳時間準則并監督對最佳時間和法規遵守情況。
只有通過監管機構、行業、獸醫等相關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公地悲劇”,實現維護“對人類疾病和動物生產的有效抗生素療法”所帶來的利益。百奧明將銷售額的7%投入研發,提出無抗腸道健康管理方案,通過醫學、動物管理、獸醫等多方協作,供應商、顧問的積極參與,全力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以保證動物疾病的治療效果及人類健康。
2、抗生素耐藥性:減少傳播和對未來的影響
百奧明全球酸制劑產品經理Nataliya Roth博士指出,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是全球對人類和動物健康的關注。抗藥性微生物可以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抗生素的使用類型和程度因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畜牧業動物的種類而異。美國、日本和一些歐洲發達國家了解物種使用抗生素的定量數據,監管機構批準的抗生素清單可為許多國家在動物生產中使用抗生素提供了指示。
歐盟和美國在2006年、2017年分別禁止了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的使用,且全球大型畜禽生產國都允許使用抗生素預防疾病。一些國家抗生素抗藥性的采樣和檢測數據發現,在畜禽生產中,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會減低畜禽的耐藥率。
目前,禁止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完全消除耐藥菌的出現,記錄全球動物生產中抗生素使用情況數據及耐藥性數據,為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希望和動力,因此,可以確保這些有價值的物質在未來仍能有效抵抗細菌性疾病。
百奧明早在30多年前便展開動物耐藥性研究,并于過去5年啟動全新相關項目——RESIST,多位專家、學者針對不同領域展開調查,進行評估,研發可替代抗生素的產品,調研在不同國家的抗生素耐藥情況,放眼全局,以降低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
3、全球霉菌毒素污染概覽:聚焦中國
百奧明中國技術/研發/市場總監關舒博士為大家介紹到,百奧明年度霉菌毒素調查是同類調查中歷史最長、內容最全面的調查,根據2018-2019年百奧明霉菌毒素調查的最新結果,霉菌毒素仍然威脅著畜禽動物健康和生產性能,如奶牛產奶量的下降,對行業構成挑戰。使用先進的分析工具對來自全球72個國家的18757個飼料和原材料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62%的樣品至少含有一種霉菌毒素,其濃度對動物健康及生產構成威脅。調查結果提供了用于畜禽飼料的農產品中6種主要霉菌毒素發生率的見解。
在過去幾年,中國的氣溫變化造成農作物中霉菌毒素發生明顯變化。自2004年以來,百奧明旨在進行全國性霉菌毒素調查,每年從全國15個省份收集2000多個樣本。結果顯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伏馬菌素(FUM)和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中國最流行的霉菌毒素。超過60%的樣品含有至少兩種霉菌毒素。飼料中多種霉菌毒素會嚴重威脅畜禽的健康,如造成奶牛產奶量的下降等。因此,建議定期測試畜禽飼料成分,并采用強有力的霉菌毒素風險管理十分必要。百奧明也致力于霉菌毒素解決方案,采用多種策略對抗不同類型的霉菌毒素。
4、隱蔽毒素和新發現毒素:未被發現的威脅
百奧明全球研發中心科學家Veronika Nagl博士作了“隱蔽毒素和新發現毒素——未被發現的威脅”報告。她指出,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有毒次生代謝產物,會對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健康造成諸多不利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毒菌毒素檢測靈敏度的提升,現在科學及法規的檢測已經開始聚焦隱蔽毒菌毒素和新發現毒菌毒素。
隱蔽毒菌毒素在植物中形成,通常能逃脫常規分析。迄今為止,已鑒定出30多種不同的隱蔽毒菌毒素,然而僅有少數研究可用于評估動物飼料中的隱蔽毒菌毒素是否會對動物健康構成威脅。新發現的霉菌毒素毒理學相關稀有的數據表明,很多霉菌毒素可能之前被發現,但是被忽略了,其作用方式和特異性、易感性存在重大差異。此外上述毒素也可能出現在食物中,對人類健康也會產生嚴重影響。除了介紹目前檢測的新技術以外,還討論了最終問題:隱蔽毒素和新發現毒素對動物健康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5、畜禽飼料中的抗生素替代品
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副教授Dana Stanley博士介紹到,在畜禽飼料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加速抗生素耐藥性的傳播。因此,許多國家完全禁止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生素。禽畜行業正在尋找有效控制病原體的替代方法,同時提供以前在飼料中使用抗生素獲得的性能優勢。益生菌和天然產品如植物抗菌產品,目前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中處于領先地位。然而,由于該領域研究有限,且向農場的宣傳較少,所以很少有農場使用益生菌和對該特定益生菌具有致命性的抗菌產品組合。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未來農業系統研究所研究一系列模型,以增強禽畜對病原體的天然抵抗力。
6、通過營養基因組學揭秘植物提取物的力量
百奧明全球研發中心科學家Bertrand Grenier博士在“通過營養基因組學解釋植物提取物的力量”報告中說到,植物提取物是用于動物營養的植物性飼料添加劑,從草藥、香料和一些提取物如精油中提取,對畜禽的自然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2018年,飼料植物提取物市場估計為6.314億美元,預計2019年復合增長率為8.8%,到2023年將達到9.625億美元。驅動力是對禽畜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對中國等亞洲未開發市場的日益關注。隨著人們對動物健康和動物飼料質量認識的提高,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的過度使用受到了限制。但是關于畜禽應用植物提取物的教育還未普及,導致其使用率較低。為了減輕這些挑戰,企業應該提供強有力的公開研究。
研究飼料成分對基因表達直接影響的動物科學領域被稱為營養基因組學。由于大量的數據和特定的專業知識,用RNA測序進行的畜禽營養基因組學研究非常有限。百奧明對畜禽的腸道組織進行取樣,通過RNA測序觀察植物提取物對基因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基礎飼喂的畜禽相比,飼喂植物提取物的畜禽更不易受到感染。這一結果的再現性正在進一步的動物試驗中進行評估,但目前解釋了飼料植物提取物的分子機制有助于了解動物腸道功能的改善。
問答環節
針對大家提出的抗生素使用、酸化劑的應用策略、霉菌毒素等畜禽養殖中的常見問題,專家智囊團一一解惑,從全球視角詮釋了動物營養對畜禽及人類健康的影響,并針對中國典型問題提出指導意見。同時,百奧明專注于以天然、高效益的方式促進動物健康,通過最新的科技和廣泛的研發項目來推動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和環境友好型的動物生產模式,滿足奶牛等畜禽日糧需求。
百奧明中國總經理安綱先生就21日論壇大會總結發言
百奧明為與會嘉賓精彩紛呈的晚會表演節目和重磅抽獎環節,在觥籌交錯中結束了第一天的全體會議。
10月22日上午,百奧明2019亞洲營養論壇論壇分為家禽板塊分論壇和豬板塊分論壇。家禽板塊分論壇由百奧明中國家禽事業部商務總監李成長先生主持,如何把握好生產管理,如何做好飼養管理,以下4位嘉賓的經驗分享將對這些問題一一解答。
1、肉雞飼料營養與安全
北京中和源家禽營養技術服務總監賀兵女士首先給參會人員講腸道基本結構:a菌膜層(共生菌);b黏液層(分為外層和內層,內層含有大量黏液、抗菌肽、溶菌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目的都是為了保護上皮細胞);c上皮細胞層(腸上皮細胞、緊密連接);d免疫系統(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因子)。腸上皮細胞更新包括:新細胞生產、終端分化、程序細胞死亡。
腸道對氨基酸需求也很高:腸上皮細胞更新、免疫細胞需求、滿足腸道黏液需求。腸道營養需求不同于其他組織。怎樣控制腸道炎癥、減少腸道功能損傷、提高生產性能。從非傳染性因素上:霉菌毒素,檢測原料、控制原料質量、對原料進行清理、合理選擇霉菌毒素吸附劑;球蟲梭菌;腸道菌群:低蛋白日糧、抑制有害菌(中鏈脂肪酸、酸化劑、精油)、促進有益菌(纖維、丁酸)、益生菌(早期定植、競爭性排斥)。
2、家禽腸道健康和減抗應對策略
百奧明中國高級技術經理&酶制劑產品經理陳偉光從4個方面介紹家禽腸道健康和減抗應對策略:家禽腸道主要問題、影響菌群腸道健康的關鍵因素、無抗養殖下家禽面臨的壓力、腸道健康和飼料無抗的應對策略。
腸道是第二大腦,拿家禽腸道來說:營養、宿主、微生物鐵三角關系樞紐。肉雞腸道相對重量小,敏感性高,容易發生腸道損傷。影響腸道健康因素:霉菌毒素、沙門氏菌、飲水衛生、酸化劑、有機酸。
無抗下,首先腸道壓力增大、有害菌增加、腸道疾病加劇、飼料成本增加、現場用藥快速增加、病毒疾病的繼發感染、霉菌毒素問題放大、飲水衛生問題放大、動物應激問題放大。
3、品牌蛋雞管理關鍵控制點
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裁與管理中心總經理鄭紅松先生從德青源發展歷程、標準生產體系、蛋雞營養方案、疫病防控體系和企業未來發展作“品牌蛋雞管理關鍵控制點”報告。德青源十九年如一日堅持蛋品業務,2020年將突破3500萬產量,正在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蛋雞企業。規模化發展、全產業鏈運營是行業破局的必由之路。
安全、品質是營養最重要的2個方案。關注青年雞營養對后代會產生長時間影響,在最初幾天給幼雛提供高濃度、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的日糧能夠促進幼雛腸道更早開始發育,使腸道更健康、消化吸收率更高,也潛在減少了應激以及疾病的易感性,同時提高了早期雛雞的生長速率。青年雞前6周的體重將影響全產蛋周期的產蛋數量,8~13周齡的發育情況決定了產蛋雞的蛋殼品質,所以沒有好的后備雞,就沒有好的產蛋雞。
依據雞群情況調整營養配方實施精準喂養,有助于蛋重的控制和蛋殼質量的提升,有助于減少雞群死亡率,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大氣和雞舍內氨、氮排放量,緩解蛋白質資源嚴重匱乏的困窘。
4、家禽霉菌毒素風險管理方案探究
百奧明家禽技術經理李安平博士就目前影響家禽前五的疾?。呵萘鞲?、傳支、支原體、肝病(戊型肝炎、白血病等)、腸道健康(球蟲、霉菌毒素、腸炎、沙門氏菌等)展開報告。發病特點:垂直傳播性疾病持續影響;現場發病癥狀不典型,需要依靠實驗室診斷;單一疾病發生情況較少,通常是2種或者2種以上的疾病同時發生;“一果多因”的現象困擾養殖者,造成問題的反復發生,用藥成本大大增加;產蛋高峰期的雞群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腸道問題。
基于專家對2018年全國主要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調查,了解霉菌毒素無時無刻都存在后,現場還要了解霉菌,霉菌影響也是很大。它的來源:飼料、墊料、環境。它的危害:曲霉病和白色念珠菌感染。霉菌防控要點:避免使用發霉的飼料、飼料原料;做好飼料、飼料原料儲存工作;飼料中添加防霉劑;20萬生產蛋高峰期是敏感時期,尤其注意霉菌的控制;加強雞舍消毒,注意平養雞舍的墊料管理以及注意產蛋窩墊料更換等工作;可用硫酸銅、碘、龍膽紫飲水,也可投制霉菌素等藥物。
豬場板塊分論壇由百奧明高級技術經理王金勇博士主持,圍繞當前養豬形勢、復產、非洲豬瘟防控等熱點話題進行多方向、多維度深度交流與討論。
1、理性應對當前養豬形勢的建議
南京農業大學黃瑞華教授分享報告在報告中說到,從2018年8月3日第一例非洲豬瘟出現到疫病席卷全國31個省市只用了短短8個月時間,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我們必須認識到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將處于伴非洲豬瘟時代。來自疑似場、屠宰場、農貿市場和千家萬戶的威脅無時無刻影響著疫情的發展。豬場要實現復養,必須要先認識到位,從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入手,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運用隔離、消毒和管理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其中最核心的是做實生物安全。黃教授建議,排除內外環境隱患,確保引種豬源健康,保證資金和技術支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完成復養。對于中小規模養殖場,采用背靠大樹的契約式養殖和提檔升級的適度規模養殖是未來的方向,實現規避風險,乘豬而飛。
2、非瘟防控中生物安全關鍵點與實踐經驗
百奧明中國豬技術經理游武進長期工作在疫病防控工作的一線,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他的報告深入簡出,詳細介紹了養豬場實現豬欄、陽性豬舍以及陽性豬群的轉陰策略。
1)豬欄轉陰,需要把握6個要點,即鑒定發病規律,鑒定發病豬,通槽拔牙,保育、育肥豬拔牙,及時挑豬,護理疑似豬;
2)陽性豬舍轉陰策略:實心隔斷勢在必行;
3)陽性豬群轉陰策略:
3、非洲豬瘟消毒劑研究進展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南文龍博士介紹說,目前能有效滅活非洲豬瘟病毒的化合物主要包括1%甲醛,次氯酸鈉,2%苛性鈉溶液,戊二醛,1%氫氧化鈉,酚類,基于脂質溶劑的化合物和多組分化合物。對20多家公司生產的30種各類消毒劑產品的消毒效果的研究發現,多數市售消毒劑對非洲豬瘟病毒具有殺滅作用,但殺滅效果因消毒劑的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相同工作濃度的同一消毒劑產品,在4℃和20℃下的殺滅效果一致。南博士詳細介紹了各類消毒劑的特點,并針對這些特點對其用途給出詳細建議。
4、阻斷非瘟群內傳播,保場經驗分享
百奧明高級技術經理王金勇博士從百奧明產品——百優酸液體開發的背景、原理和用法出發,詳細介紹了百優酸液體在控制非洲豬瘟疫情方面的效果。他提到,百優酸液體產品包含的創新技術——復合透化劑,極大提高了復合酸的抑菌能力,與次氯酸鈉配伍可有效阻斷非洲豬瘟的發生。多個陽性場保場、復養場、陰性場防控的成功案例顯示了百優酸液體產品在防控非洲豬瘟方面的優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