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和豬周期的影響,我國生豬產能出現斷崖式下跌,青島市也遭受一定影響。11月3日半島記者獲悉,為此,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積極采取措施,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目前全市生豬供應基本穩定。其中,全力提高生豬生產能力,年內預計開工建設的新建和改擴建養殖場戶共267戶(1萬頭以上豬場26家),預計建造完工后將增加產能70萬頭。
增加肉類替代品供應
據了解,青島市支持發展生長周期短、替代性強的禽(兔)肉產業,優化肉類供給結構,保障市場肉類多元供應。積極引導肉禽、蛋禽、肉牛、肉羊和肉兔等養殖行業擴大生產,增加替代品供應。
目前,青島市蛋雞存欄量1270多萬只。如,青島西海岸新區在建年出欄100萬只以上的肉雞場5家,預計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出欄量將增加3000萬只。
全力提高生豬生產能力
在提高生豬生產能力方面,青島市堅持招商引資擴大產能。引進俄農集團、新希望集團兩個大型生豬養殖屠宰項目,預計新增生豬年出欄500萬頭。
推進養豬項目快速實施。萊西和即墨有15個生豬項目正在規劃建設,計劃總投資4.8億元,達產后可新增年出欄生豬45.2萬頭。
支持生豬養殖場建設。青島市年內預計開工建設的新建和改擴建養殖場戶共267戶(1萬頭以上豬場26家),其中新建92家,改擴建175家,預計建造完工后將增加產能70萬頭。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據悉,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近期出臺《關于支持做好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青財農〔2019〕39號)。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臨時提高保險金額,將能繁母豬保額從每頭1200元提高至1500元;對種豬場、規模豬場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在延長期限內,擴大貼息范圍,并將種豬場、規模豬場用于新建、改擴建豬場的建設資金納入支持范圍。支持生豬養殖大縣對購買使用良種豬精液進行補貼,推廣人工授精技術,每頭能繁母豬年補貼額不超過40元。
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
重點支持生豬生產、環境控制、動物防疫、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環節標準化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廣節水、節料、節能養殖工藝和干清糞、微生物發酵等實用技術,加強精細化規范化飼養管理,推廣應用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設施設備。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2019年創建生豬市級標準化示范場27處。發揮集約化、設施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優勢,輻射帶動更多的養殖場實施標準化養殖,全面提升全市畜禽標準化養殖水平和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非洲豬瘟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截至10月,全市已完成監測樣品19907份,開展非洲豬瘟專項流行病學調查2800余場(次),開展1次非洲豬瘟風險評估。加強風險點的嚴格管控,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公眾科學認知非洲豬瘟。
落實生豬生產用地
嚴格規范禁養區劃定與管理,簡化用地備案流程,鼓勵利用未利用地和閑置的土地,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組成專門工作組,對各區市禁養區劃定情況全面核查,堅決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禁養和限養規定,對以改善生態環境為由違反法律法規規定限制養豬業發展或壓減生豬產能的情況一并排查,對符合環保要求的畜禽養殖建設項目,加快環評審批。
提升生豬養殖效益
青島市推行種養循環,提升生豬養殖效益。畜禽糞污是放錯地方的寶貴資源,“用則利、棄則害”。指導各區市科學制定縣域種養循環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平度、膠州、萊西三市畜禽養殖糞污整縣推進項目建設。構建起以縣域為單位、以農業廢棄物集中收集處理+沼氣等清潔能源生產+種養循環利用為主導的綜合利用體系,增加了生豬養殖效益,提高了養殖場(戶)的生產積極性。如,萊西市建設3處大型天然氣工程,年處理畜禽糞便80萬噸,產沼渣沼液等有機肥30多萬立方米,輻射周邊15公里范圍內有機果蔬種植50萬畝,畝均增效約200元;年產沼氣或生物天然氣約5000萬立方米,為周邊12個鄉鎮的企業和農戶提供廉價清潔能源,可替代標準煤3萬多噸。截止到9月底,青島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0.7%,比全省、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3.5個和15個百分點,有力地促進了生豬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