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攝影 吳國強
3月6日上午11時許,一直備受大家關注的、全省最小新冠患兒沐恩康復出院啦。
和他一塊從河南省兒童醫院痊愈出院的,還有一名7歲的患兒。
據了解,今天出院的2名患兒,均來自于信陽,其中小沐恩確診時僅出生5天,入院時為重癥患兒。另一名患兒是7歲學齡期男童貝貝(化名),此前兩人均曾接觸過確診的家人,屬于家庭聚集性感染,后經核酸檢測確診為新冠肺炎,轉診到河南省兒童醫院東區隔離病區救治。
“每隔3個小時喂一次奶,每次65毫升,水溫38度,喂之前先在手腕上試試燙不燙,抱的時候胳膊這個姿勢……”上午11點左右,當小沐恩回到媽媽懷抱時,醫護人員仔細叮囑喂養孩子的注意事項。要知道,這個剛出生沒幾天就被確診新冠肺炎的孩子,比同齡人經歷了更多苦難和危險。
據介紹,小沐恩收治入院時僅出生22天,是一名重癥新生兒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心率快、煩躁不易安撫,并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呼吸堿中毒、全身皮膚發花等一系列癥狀,檢查顯示肺部大片感染,情況危急,經過醫院專家組與隔離病區醫護人員的緊急搶救和精心護理,小沐恩轉危為安,并逐漸好轉康復。
隔離病區主任馮迎軍介紹:“考慮到患兒年齡小且屬于重癥患兒,醫院專門為他組建了新生兒治療醫護專家團隊,每天進行MDT多學科會診,在醫療、護理、喂養、生活等方面全方位保障,目前CT顯示,孩子肺部恢復正常,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體重增加良好,吃奶量一次達到65ml,符合出院標準。”
幫助小沐恩對抗新冠肺炎的這些天里,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早已成為了孩子的“臨時爸媽”,他們關注著孩子的點點滴滴,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寸步不離守護在孩子身邊,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黑夜與白晝。
隔離病區護士長蔣名麗介紹:護理期間,小沐恩由于年齡小,血管條件差,并且護理人員要帶著護目鏡及手套為孩子實施靜脈穿刺,有很大的難度。醫院安排新生兒學科的護理骨干,克服種種困難,以精湛的技術一次成功完成靜脈穿刺,保證藥液及營養液的順利注入和治療的有序進行。
在隔離病區“臨時爸爸媽媽”的精心治療護理下,小沐恩沐浴著關心關愛,病情逐漸好轉,今天康復出院,回到了媽媽溫暖的懷抱。
7歲患兒貝貝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他被確診的同時,奶奶也確診為新冠肺炎并在信陽當地治療。考慮到貝貝的年齡特點以及和家人分離的特殊情況,醫護人員不但充當起他的“臨時爸爸媽媽”,還成為了他的“臨時老師”,承擔起貝貝治療、護理、生活、學習等全方位的照顧任務。
隔離病區醫護人員為貝貝制定了符合他年齡特點的課程表,讓孩子早睡早起,為他設置了閱讀課、數學課、美術課、音樂課,并適度控制看動畫片的時間,還會給他睡前講故事,不斷安慰鼓勵,幫他度過這段特殊時期。住院生活不但沒有影響貝貝的學習,反而讓他學了不少新東西。
“孩子一個人在鄭州治療,一開始挺不放心的,沒想到你們把孩子照顧的這么好,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住院期間,貝貝媽與醫護人員視頻連線,得知孩子住院情況后,非常激動和感激,向醫護人員深深鞠躬。
出院前,貝貝將一副畫有愛心的繪畫送給貼心陪伴他的“臨時媽媽”和“臨時老師”,表達著孩子最童真最純粹的情感。
河南省兒童醫院作為河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鄭州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鄭州市兒童感染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院黨委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時間抽調專家和骨干力量充實到疫情一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各項工作。東區醫院和東三街醫院均開設隔離病區,收治確診及疑似感染患兒,同時派出6名護理人員參加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前往抗疫一線。醫院目前共收治確診患兒5名、疑似患兒19名。疑似病例均已排除,確診患兒全部痊愈出院,實現新冠肺炎“清零”目標。
【責任編輯:孫曉艷 】 【內容審核:黃瑞月 】 【總編輯:黃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