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消費疲軟等因素影響,自2月中旬以來,國內豬肉批發價格已連續10周回落。后續豬肉價格走勢如何?業內專家認為,豬肉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回歸到正常的成本收益狀態取決于生豬養殖產能的恢復狀況,預測會在2021年上半年。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近期全國生豬和豬肉價格均連續下跌。截至4月第4周,集貿市場豬肉價格已經從2月第3周高點時的每公斤59.64元跌至52.11元,累計回落12.6%。與此同時,生豬價格也從每公斤37.51元跌至33.73元,累計下降1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告訴記者,豬肉批發價格連續10周下降,主要是反映了市場合理回歸。在當前條件下,一是生豬養殖產能在逐漸恢復,進口凍肉快速增長;二是新冠疫情對豬肉消費產生了很強的抑制作用。對比供需兩個因素來看,當前的價格下降更多反映的是居民豬肉消費的下降。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也表示,盡管供給總體偏緊,但當前豬肉供需形勢的主要影響因素已經由生豬供給轉向豬肉消費需求。生豬生產周期長,當前商品豬供給量短期內難以快速增加或者減少,但新冠肺炎疫情對豬肉消費特別是餐飲、集團消費以及加工消費產生沖擊,豬肉消費2月份明顯下降,3月份開始緩慢恢復,當前豬肉消費需求仍然不旺。
生豬產能方面,去年10月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連續6個月恢復性增長。今年一季度末與去年底相比,全國生豬存欄增加了1000多萬頭,增長3.5%,能繁母豬存欄增加了300多萬頭,增長9.8%。
朱增勇提到,一體化企業、集團企業和大規模養殖主體,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增速較快,上半年新生仔豬供給量將會持續增加,帶動全國生豬存欄恢復性增長,三季度商品豬供給將有效增加。但他也提醒,“盡管當前補欄復產擴產積極性較高,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防控非洲豬瘟仍然是養殖主體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提高補欄擴產效果。”
此外,中央儲備凍豬肉的持續投放和進口豬肉增長也保障了豬肉市場供給。今年以來,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已投放17批次中央儲備凍豬肉,累計投放量達到33萬噸。另據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一季度中國進口豬肉95.1萬噸,增加1.7倍。
對于未來豬肉價格走勢,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4月21日表示,國內二季度可能是本輪豬周期最為困難的時期,豬肉供需還面臨著生產基數低、進口不確定性增加、消費回升等三重疊加壓力。預計7月后,市場供應將逐步改善。但由于下半年節日多,若消費拉動力變強,豬肉價格高峰可能出現在9月份前后。
朱增勇認為,二季度供需形勢仍舊將保持相對平衡,供需制衡下生豬價格走勢以季節性漲跌為主,5月份中下旬隨著學校、機關團體消費的提升,豬價有望止跌,三季度生豬供給和豬肉消費需求均會恢復性增長,豬價預計將季節性反彈,四季度商品豬供給進一步增加,豬價預計進入下降通道。
“隨著供需力量的變化,豬肉價格會出現階段性反復波動,但是再次出現見頂的高價幾無可能。”在胡冰川看來,盡管當前仍然沒有完全擺脫非洲豬瘟疫情的負面影響,但中國生豬養殖已經走過了“至暗時刻”,走上了復蘇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按以往豬肉行情看,五一小長假期間隨著豬肉消費提升,其價格會有所上漲。那么豬肉價格會在今年五一迎來反彈嗎?胡冰川認為,節日帶來季節性因素仍然存在,但并不會是很強的上漲拉動因素,“豬肉價格即使反彈也是小幅度的”。
朱增勇也表示,盡管今年五一長假豬肉消費需求有一定程度提振,但人口流動
性和流動量與常年水平差距較大,豬肉消費提振有限,部分地區豬肉消費需求提振或帶動當地豬價有所上漲,當全國范圍來看,提振有限,豬價仍然維持弱勢震蕩。
豬企4月生豬銷售均價下跌
5月5日晚間,國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溫氏股份”,300498)發布4月份肉雞及肉豬銷售情況簡報。其中提到,公司4月銷售肉豬86.42萬頭(含毛豬和鮮品),環比增加1.43%,同比下降53.66%;收入37.78億元,環比增加3.62%,同比增加21.95%;毛豬銷售均價33.24元/公斤,環比下降5.65%,同比增加136.25%。
溫氏股份表示,4月公司肉豬銷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公司2019年下半年以來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以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肉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則主要是受國內生豬供給偏緊影響。
天邦股份(002124)5月5日晚間公告,4月份銷售商品豬17.48萬頭,環比降低22.61%:銷售收入62317.75萬元,環比降低14.98%;毛豬銷售均價57.21元/公斤,環比降低2.30%。2020年1-4月銷售商品豬68.85萬頭,銷售收入224572.92萬元,銷售均價53.09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33.60%、52.88%、344.68%。
專家這樣看待5月豬價
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莉莉認為,終端消費極度疲軟,是豬價震蕩下滑的主要原因。受突發公共事件影響,國內餐飲行情復蘇緩慢,部分高校仍處于放假狀態,國內大環境疲態難改,居民購買力下降,產、銷區豬肉產品走貨緩慢,屠企訂單量普遍減少,對豬價難有提振。
供應方面,張莉莉提到,上月多數集團豬場生豬出欄量已呈現環比遞增趨勢,供應緊俏局面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加之市場肥豬存欄量依舊偏大,終端消化緩慢,養殖端被迫降價走量,豬價不斷下探。
對于5月行情,張莉莉預測本月生豬價格或震蕩下跌。她提到,五一期間豬肉整體需求提升空間有限,僅局部出現1-2日的提量,幅度不超20%。月初生豬市場標豬供應量仍然偏少,但前期積壓的肥豬仍存,綜合而言上旬生豬價格調整空間有限。大體重生豬消化速度緩慢狀況或貫穿5月,加之儲備肉頻繁投放、下旬政策面等因素影響,生豬市場價格反彈幾率較小,價格仍有下滑空間,月末或降至30.50元/公斤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