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豬價格
繼昨日毛豬大跌后,今天依然延續下跌格局。東北多地跌破14元。300斤以上的牛豬拋售異常激烈。由于長時間的看好市場,以及前一段時間養豬賺了錢,人們仍然沒有從這個套路里走出來。但是,一個多月來,東北的毛豬價格從那會最貴的牛豬18.5元開啟斷崖式下跌,到昨晚,部分地區報出牛豬13.8元的價格,說灰飛煙滅不好聽,但是,說養豬人遭受重創絕不為過。
現在還有最后一塊遮羞布,那就是這么掉價,專業育肥的一頭豬還有一千元左右的利潤。如果這塊遮羞布也掉了?那會,曾經賣到過2200一頭的小豬,該怎樣長大和計算,才能看到利潤呢?
消費相關
由于近期凍品超量出庫,直接沖擊鮮品市場,尤其是一些沿海地區,此前狂賭5月份肉價上漲的,這會鐵了心要跑路,各種凍品,惶惶出庫。而最要命的是,這會肉雞白條庫存也是出庫迅猛。消費這會看,雖然有所恢復,但是,遠遠不夠。
所以,現在是真正的存量市場的貼身肉搏。估計不僅僅是餐飲業,就是一向高高在上的房地產行業,也用不了多久就得進入存量市場搏殺階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性價比。新冠疫情前,你可以賣夢想,賣保健,賣舒適,甚至賣概念。新冠疫情后,這些統統不靈了,就看誰的產品或者服務是適合的。用老百姓的話說,什么質優價廉什么就暢銷。9.9的T恤還包郵,這個你在地攤上都買不到的。但是,拼多多就能做到。看看周圍的老太太都在學習用拼多多,都在學習用豐巢,時代變了。很多以前的通路,如今都要成為死路。
后市展望
4月份的CPI環比3月份,估計要下降20%;這個與毛豬價格下跌20%的幅度,是非常相符合的。而據估計5月份CPI的下降幅度,環比4月份,大概不足10%。這樣,也就從宏觀層面解釋通了。國家年后一連串的放儲,就是怕CPI的走勢與GDP的增速出現較大的剪刀差。而壓制住CPI上漲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壓制住生豬價格上漲(我也是基于此,3月中旬就發帖讓大家注意暴跌)。所以,整個4月份,各地都能明顯的感覺到毛豬價格下跌。但是養豬人有不少仍然活在昨天的夢里,養一頭豬賺5000的感覺不愿意放下。就是春節期間因為封鎖,飼料進不去,沒有感覺到變化。1季度,飼料銷量大漲50%以上,沒有注意到。
進入到4月份,人們認準一個死理,你不是掉價么,我就是不賣。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壓欄,終于造成了300多斤的豬大量存欄的事實。問題是,新冠疫情嚴重打壓了消費,而牛豬多長出的這些肉,無處可去。再加上進口豬肉大量到貨,于是,養牛豬的和消費市場之間的僵持,就像上了弦一樣,越來越誰也不服誰。
5月6日,高速開始收費,不但讓很多人希望高速開通后,大量北豬南運的想法落空。更要命的是,這高速費用,要么是南方的消費者出,要么是北方的養豬人出。而這個費用能有多少?粗略測算看,最少一斤要壓下來5毛才夠高速費用。當然, 離南方最遠,牛豬最多,壓欄最重的東北,100%成了“出頭鳥”。所以,東北的價格一路狂跌,毛豬價格被無情剃了頭。這樣的一幕,不是第一次出現了,而是很多次了。根本的原因,就是東北的養豬人不關心宏觀經濟,更不能審時度勢的結合自身情況及時修正判斷。一窩蜂的上小豬,2200的小豬眼睛不眨的就補欄;一窩蜂的賣肥豬(哪怕豬價13.5,只要比隔壁吳老二賣的貴1毛就算是贏)。
當你想要簡單賺快錢的時候,什么“干就完了”,“磕,就是磕”等等跟那個著名的忽悠人的“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沖”說法有何區別?所以,今后養豬,不僅僅是把豬養好了,而是一定要把眼睛養的更好。遠的近的都要看清楚。
最后,回答大家問的兩個最棘手的問題。我估計行業里也沒有幾個老師愿意回答。先說牛豬要不要賣?牛豬不賣的前提就是你的密度能控制在60%以下。再有就是真有砸在手里那一天,有人能收你這牛豬。其他的,就看運氣了,已經沒有太多技術成份。至于標豬,沒必要太著急賣,放心,天不會塌下來的。
第二個就是仔豬補欄的問題,現在的小豬價格依然沒有掉多少。眼下,因為進城也沒有工作,大家回到農村,不約而同都想到了養豬。所以,就是那邊肥豬價格門牙都跌掉了,不耽誤這邊的補欄價格。因為,人總要干些什么,要么村里村外都說不過去了,總不能成街溜子,問我要不要補欄的人,現在是真的閑不住了。所以,那就補欄吧,記住,必須控制住密度,必須做好基礎免疫。最好能用好飼料。很多人問,會不會賠錢呢?這個真不好說,誰能預測到新冠肺炎這么厲害?誰又能知道什么時候結束?啥也不干是最安全的,但是,冬天就要喝西北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