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價格破了十五元/斤
根據豬價格,截至5月6日,全國三元豬平均價格為16.02元/斤,比昨天下降0.06元/斤。 豬價洼地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新疆等地已經打破15元/公斤,突破了養豬者的“心理最低價格”。
現在市場消費淡季,出現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因素,豬肉上市情況沒有好轉的跡象。 另外,雖然豬肉價格已經下降,但基層豬肉價格相對下降,國民對現行價格的接受度還很低,豬肉的購買欲望一直沒有提高。 儲備肉持續投放市場對商家的心理有一定的影響,在肉價無法維持的情況下,屠宰量也在不斷下降。
根據卓創的信息,4月份的豬宰殺量在狹窄范圍內振動調整,月平均開工率為17.22%,比去年下降了20.49個百分點,減少率超過了5成。 不僅殺人量下降了,殺人利潤也下降了。 由于豬肉上市不佳,豬價下跌幅度與豬價下跌幅度差別不大,北方部分地區肉價下跌幅度高于豬價。 據卓創統計,4月份全國豬屠宰總利潤平均為13.23元/頭,比3月份的1.92元/頭有所改善,但對屠宰企業來說現在的生鮮銷售壓力仍然很大。 部分屠宰企業處于“虧損”的現狀。
2壞消息
除了消費不振,豬價何時下跌還面臨兩個壞消息。
第一,豬的體重很大。 自3月底起二次肥育現象較多,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江蘇三省,目前體重達150-170kg,平均體重在130kg以上,比免疫前上升17%。
二是進口肉的影響。 目前屠宰企業國內產品庫存較少,約40-50萬噸,但由于進口肉類影響嚴重,4月以來進入進口冷凍肉干季節,部分規模屠宰企業大量購買和進口冷凍品,分批低價出售,流向飲食和促銷渠道。 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進口肉類(含雜碎物) 12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69.6%,其中進口豬肉和豬雜碎物9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98.2%,約1000萬頭豬。
25月份豬價上漲是不是下跌了?
在5月份關于豬價格的研究中,政府和機關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預計5月以后,隨著學校、機關食堂的開放、飲食消費的振興,豬肉價格將在5月中下旬穩定下來。 在今年供應仍然緊張的情況下,豬肉價格不會大幅下跌。卓創信息分析家張莉莉認為終端消費極度弱是豬價格動蕩的主要原因。 受突發公共事件影響,國內飲食市場恢復緩慢,部分高校仍處于休息狀態,國內大環境疲勞狀況不能改善,居民購買力下降,產銷區豬肉制品上市緩慢,屠宰企業訂貨量減少,豬價難以上漲。
在供應方面,「張莉莉」稱,上個月許多集體豬場豬排數量已呈增加趨勢,除供應不足有所緩解外,市場豬排數量依然較大,末端消化緩慢,養殖方面不得不降價,豬價格不斷探索。
關于5月份的行情,「張莉莉」預測本月的豬價格和振動下降。 她說,五一期間,豬肉整體的需求空間有限,局部出現了1~2天的量,寬度不超過20%。 月初豬市場的豬供給量還很少,但前期積存的豬還殘留著,綜合來說上旬豬的價格調整空間有限。 體重大的豬在消化速度慢的狀況和5月份貫穿,儲備肉頻繁投入,受下旬政策方面等的影響,豬市場價格反彈的概率小,價格還在下降,月末或者下降到30.50元/公里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