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日)下午,各大媒體突然爆出一個對養豬人天大的好消息:“非瘟疫苗創制成功”。消息的最初來源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在線發表了題為”A seven-gene-delete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s safe and effectiveas a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in pigs”的研究論文,報道了一株人工缺失七個基因的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論文中稱:“本次研究成果中HLJ/18-7GD即使最大劑量接種豬后,疫苗病毒不能在實質器官復制,不產生病毒血癥,僅在部分淋巴結內有限復制,兩周左右即被機體徹底清除,無法持續體內連續傳代,不存在毒力返強風險。”如果實踐證明如論文所說,這將是中國為世界養豬業的卓越貢獻。
一、好消息正當時
這種消息對養豬人當然是“好消息”,至少對散小養豬戶來說是。受非瘟疫情威脅,很多散小養殖戶不僅損失慘重,即使現在豬價那么高,國家出臺了那么多鼓勵政策的背景下也遲遲不敢復養。反倒是大企業攜資本優勢、硬件優勢、政商關系優勢在迅速地擴張。如果疫苗不出來,未來兩到三年的高價紅利恐和散小養豬戶無緣,大型養殖企業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但仔細一想,這個消息出現的時間真是恰到好處啊。
1、新冠肺炎疫情剛剛穩定;
2、國家鼓勵一邊控制疫情一邊恢復生產;
3、大大剛剛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快發展生豬生產,切實解決面臨的困難,確保實現恢復生產目標。”
最重要的是第三條哦。
春節前后的第一大任務是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而新冠疫情(湖北以外)現在基本被控制,現存患者數量迅速減少。那么,農業主管部門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穩生產、保供給”了。不過,春節前那么多部委密集出臺了那么多鼓勵生豬復產、擴產的政策,實際上大部分豬場(尤其是散小豬場)則仍然按兵不動。因為雖然高豬價的誘惑在,但復養的風險更大。對那些已經遭遇了一次浩劫的養豬人來說,再次“中招”將是不可承受之痛。
二、大家擔心的依然是安全
在疫苗的消息中,“哈獸研”、“軍科院”兩家機構備受關注。上次引起養豬業的興奮的消息是來自于8月17日,“哈獸研步志高所長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傳染病分會第18次全國學術研討會上的主題報告《非洲豬瘟病毒病原生物學研究-基因缺失減毒疫苗的可行性》是目前學術界針對非洲豬瘟疫苗最權威的信息。
他在報告中提到,基因缺失活苗成為唯一可行選擇,精準敲除毒力基因,尤其是對抗宿主適應免疫、天然免疫的調控基因,從而獲得致弱的減毒活疫苗,成為唯一可行辦法。
他指出,雙基因缺失活疫苗安全、有效,工藝可行,質量可控,成本經済,具備了產業化中試和臨床試驗條件。”
從去年8月份到今天為止,已經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此間養豬業一直在水深火熱之中。據官方公開報道,2019年出欄量減少了40%。如果按照我們傳統普遍認為年出欄量7億頭計算,那就是損失了2.8億頭,這是個天文數字,損失難以估量。
如果雙基因缺失活疫苗真的如所說“安全、有效,工藝可行,質量可控,成本經済”的話,疫苗一定會走快速程序上市,還需要各部委密集出臺那么多政策嗎?因為,復產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根本不是那些鼓勵政策,而是疫情風險。
當然,也許這半年的時間疫苗的研發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安全性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不過,實驗室的數據和實際生產可能會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我們呈謹慎樂觀的態度。
三、我們的判斷
1、非瘟疫苗真的有可能要上市了;
2、是否真如報告所說的“安全”,還需要實踐來認證;
3、大企業不會輕易大面積使用這種疫苗;
4、更多是中小散戶可能會嘗試;
5、第一批可能會是“政府苗(免費苗)”;
6、仔豬的價格會受此消息刺激而堅挺;
7、此消息甚至疫苗上市都很難實現“基本恢復疫情前的產能”;
8、2020年豬價依然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