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豬環比上升,但仔豬供應能力并不看好
1月20日,農業農村部公布對全國400個定點監測縣數據,數據顯示,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2%,連續4個月環比增長,與去年9月份相比增長8%。黑、吉、遼、蒙、陜、甘、寧等7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已恢復甚至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雖然能繁母豬已經連續4月環比增長,但有一部分增長是由于三元母豬留作種用造成的。三元母豬生產業績如何并沒有詳細的數據,業內人士表示并不看好。盡管能繁母豬已經開始恢復,但能帶來多少仔豬仍然有待觀察。值得一提的是,能繁母豬的與去年同期相比的數據、以及生豬存欄的數據并未公布,專業人士認為仍然不容樂觀。
豬價高、政策好,多地養殖戶擴欄積極,“仔豬大戰”一觸即發
根據發改委的統計數據來看: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在去年10月第五周創下39.8元/公斤的新高,隨后開始回調,到11月第四周達到32.8元/公斤的低位,隨后開始繼續上漲。2月第二周37.44元/公斤的出場價格,和低點相比已經上漲了14.15%,和最高點相比還有5.93%的差距。根據發改委測算的數據,2月第二周每頭豬的預期盈利可達2354.00元/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不誤農時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等措施。會議指出要抓好畜禽生產。對重點地區損失較大的家禽養殖場戶給予延長還貸期限、放寬貸款擔保等政策支持。推動屠宰企業與養殖場戶對接。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將養殖場戶貸款貼息補助范圍由年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為500頭以上。增加凍豬肉國家收儲。
這一利好消息放出,原先由于資金限制擴張的養殖戶,最近也紛紛準備借政策東風順勢而起。一位湖南郴州的養殖戶告訴記者,等到新冠疫情解封,便開始著手準備擴張的事項,他說:“之前想擴張但是沒有錢,現在國家放寬了,我準備擴欄再養500頭育肥。”
河南濮陽的生豬養殖戶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們家養殖的300多頭生豬全部出欄了,現在已做好了各項補欄的準備工作,就等新冠肺炎疫情過去就采購小豬仔,對養殖前景較為看好。
但即便資金和場地問題都解決了,種豬和豬苗不足仍然是現在養戶擴張的主要矛盾。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養殖規模前五強上市豬企,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之中,溫氏自有仔豬育肥產能配合度比較高,自產仔豬供不應求,而牧原的仔豬除了自己育肥外,還有一部分會外銷,而正邦、新希望、天邦都存在既有仔豬外銷又有外購仔豬育肥的情況。
面對養殖業內仔豬持續緊缺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鼓勵外購仔豬,搶仔豬的情況也許會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