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近日報道,與政府部門十幾年來的宣傳和承諾相反,法國殺蟲劑的使用量出現了可怕的增長。農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法國使用殺蟲劑的單位劑量數(簡稱NODU,代表相關產品的強度指數)在2018年比2017年增加24%。
法國政府自2008年推出簡稱Ecophyto的減少使用農藥計劃(NODU是該計劃的測量工具之一),這是頭一回出現如此戲劇性的增長。2007年底巴黎舉行環保圓桌會議(Grenelle de l'environnement),Ecophyto在此背景下誕生,承諾十年內將法國殺蟲劑的使用量減少一半。
顯然,不僅目標沒有實現,現實情況反而是背道而馳:10年期間,法國殺蟲劑使用量增加了25%。后來兩項新計劃相繼推出(2015年的Ecophyto II ,2019年的Ecophyto II + ),中間目標是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減少25%,現在看來注定不能實現。其終極目標——到2025年減少50%的農藥使用,目前看來應該也無法實現。
“必須承認,執行了10年的政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生態轉型部長博爾納( Elisabeth Borne)表示:“我們應當重新深度審視這項政策。”
反對使用農藥的“未來世代”協會聲稱“Ecophyto計劃全盤失敗”,并要求“根本性轉變”。協會主席Fran?ois Veillerette表示:“Ecophyto應當將目標具體到作物和地區,以及年度,并且應該強制執行——對未履行者施以處罰,尤其是財務處罰。政府應當警醒,以使法國農業脫離其重度依賴農藥的傳統。”尼古拉·于洛基金會認為:“政府反應遲鈍,這些數據應當引起它的深度質疑和歷史性改變。”
衛生、科研、農業和環保四個部門的會晤作出總結:“農藥用量瘋漲或許與2018年底的提前購買有關,因為2019年1月1日起,政府對‘最令人擔心物質’的稅收會增加,這會導致使用農藥的農民承擔的成本增加。”但是,政府對2009-2011年度和2016-2018年度之間‘最令人擔心物質’(致癌、會導致基因突變和危害生殖系統的物質,統稱CMR)的銷量下降了10%。
農藥化工廠聯合會“植物保護工業聯盟”(UIPP)在7日下午火速聯系法國政府部門,公布了他們與官方截然相反的統計數據。UIPP稱2018年出售的活性物質比2017年僅增加了8%;而官方同一統計數據則是增加了21%,該數據代表殺蟲劑使用量。
差距為何如此大?“我們的數據僅包括UIPP會員的銷量”,協會執行董事Eugénia Pommaret解釋說,而政府數據則“包括了零售商的銷售”,她認為“也可能是雙方統計的提取時間導致了數據差別”。
《世界報》提醒,無論是官方NODU數據還是UIPP數據,都未包括新型農藥銷量,后者的毒性未最終定性,不排除比傳統殺蟲劑有害性更強。UIPP方面則指出,2010至2017年間,有機農業(BIO)授權使用的生化產品所占比例從2010年的13。4%增加到了2017年的23。7%,該數據與農業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