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越南大米出口量和出口額大幅下降。遇到諸多困難的一年后,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后,2020年越南大米出口前景有望大有起色。
各項自貿協定帶來的機會
作為越南一流大米出口商,多年來,天祿集團已通過封閉式的稻谷生產鏈推動大米可持續生產與出口。天祿集團糧食經營副總經理阮進勇表示,為了滿足市場日益提高的要求,在“三個一起”(同農民一起吃、一起居住及一起耕作)的工程師力量的協助下,該集團已根據價值鏈生產稻谷,在九龍江三角洲地區的多個地方建設原料區和大型稻田。此外,與各新型合作社保持密切配合,嚴格監控從稻谷種植至收獲后分類、工廠加工及出口等環節的流程。
以出口優質且純度高的大米為目標,天祿集團已逐步減少25或50公斤大米包裝袋,主要推出5或10公斤大米包裝袋產品。這是近期天祿集團不斷擴大市場并提升出口額的原因。
有關歐洲議會近日通過的《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帶來的市場機會,阮進勇先生分享說:“EVFTA生效可能不使得大米出口額猛增,但將為出口大米實現市場多樣化提供巨大機會。銷往世界要求最高的市場之一也是越南大米推廣品牌并準入許多其它市場的機會。”
和天祿集團一樣,多家大米出口商正在期望在遇到諸多困難的2019年之后擴大市場。工貿部的統計數據表明,2019年越南大米出口量達637萬噸,同比增長4.2%,出口額達28億美元,同比下降8.3%。
然而,步入2020年第一個月,大米出口情況正在釋放出更為可觀的信號。具體而言,雖然恰逢春節假期,但2020年1月份大米出口量仍達55.961萬噸,同比增長28.05%,出口額達2.7億多美元,同比增長38.38%。
后續幾個月,大米出口活動大有可能呈現良好增長之勢。美國農業部直屬海外農業局的最新報告顯示,菲律賓——2019年越南大米最大市場將繼續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進口量約達250萬噸。此外,越南糧食協會副主席杜河南透露,2020年非洲大米銷售量相當可觀,因而大米出口展望較好。
特別,2020年,由于各項自貿協定已生效,因此越南獲得一些便利條件。具體是,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越南同韓國就大米關稅化進行雙邊磋商,越南已與韓國簽訂兩項文件,即韓國與五個世界貿易組織伙伴(澳大利亞、美國、中國、泰國及越南)有關關稅配額的多邊協議以及越南與韓國有關關稅配額的雙邊互換文件。
從2020年1月1日起,除了為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分配2萬噸大米之外,韓國將給予越南5.5112萬噸大米的配額。向越南分配的大米包括越南可以種植和出口的大米。
對于歐盟市場,當EVFTA生效時,越南將獲得約四萬噸大米的配額。這是越南多種大米尤其是優質大米、有機大米進軍該市場的機會。
此外,歷經一年多落實有關大米出口經營的107/2018/N?-CP號法令后,工貿部已另簽發47份大米出口經營證書,將大米出口企業家提升至182名,在多項自貿協定已經和即將生效的背景下為多家企業能夠參加大米出口活動提供機會。
不許持主觀態度
機會是有的,但困難尚未結束。眼前,在九龍江三角洲地區發生的海水入侵現狀已經和正在對稻谷生產情況造成直接影響。2020年2月份,各家企業尚未簽署任何一項集中式巨額合同。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復雜變化,已經和正在對大米出口活動造成巨大影響,越南對中國大米出口活動遇到諸多困難。
然而,從積極角度來看,由于近年來中國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使之成為大米出口國,因此,疫情也導致從中國的大米供應量下降,為越南大米占領中國錯過的市場提供機會。
為了在2020年利用機會加大大米出口力度,工貿部副部長陳國慶強調,企業注意簽署合同時必須涉及有關保險的條款,避免風險。此外,企業應著力保持菲律賓市場,滿足他們所提出的各項標準。
杜河南先生指出,除了注重生產、樹立和推介品牌形象之外,大米產業須發展有品牌的新種優質大米。世界上最佳大米ST25這一熱潮所累積到的經驗表明,消費者日益關注價值高且在世界上有權威的產品。ST25大米的效應已使得多家出口商的ST24大米獲得關注,銷售量增長,拉動價格大幅上漲,由每公斤2.2萬越盾增至每公斤3.4~3.5萬越盾。正因為如此,企業應研究大力投入新種子,生產利潤高的香米,而不是種植價值低的普通大米。
長期來看,稻谷乃至其它農產品生產結構重組須朝著以市場信號來提出規劃和組織生產方向的方向前進,從生產到銷售、出口環節加強連接,旨在保持銷售活動穩定,大米價格有利于農民,提升農民的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