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決策部署,株洲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以企業集體食堂、餐飲配送企業、網絡訂餐服務等為重點,全面開展集體供餐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為全市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株洲市市場監管局檢查人員全面深入到全市已復工復產企業中,圍繞人員管理、原料采購、操作加工、洗消留樣、就餐形式等重點督促食堂開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措施自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積極整改,減少用餐環節的安全隱患。截至目前,共檢查復工復產企業食堂75家,發現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并限期整改11家。
在檢查中發現,有不少復工復產企業不具備自辦食堂的條件。為幫助有關企業解決集體用餐問題,株洲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由株洲市餐飲行業協會倡議發起了團體集中訂餐配送活動。市局對城區首批申請配送的28家餐飲企業許可資質、加工配送條件等進行了嚴格審查,加大了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督促供餐單位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的,立即停止其開展集體用餐配送服務活動,并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當前,株洲市餐飲門店普遍關停或禁止堂食,不少復工復產中小微企業員工就餐選擇網絡訂餐服務。為降低網絡訂餐環節的疫情和食品安全風險,市局通過視頻約談、現場督導等方式,重點對美團、餓了么等第三方平臺如何加強入網商戶管理、嚴格配送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管控。要求平臺加強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資質審查和食品篩查,杜絕不符合條件的餐飲服務經營者入網經營,下線涉及野生動物及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菜品信息21條;嚴格送餐人員的健康檢查和配送管理,做到了每日體溫監測和全程佩戴口罩;倡導實施了“無接觸”式配送及外賣封簽,還在一些寫字樓、工業園區等復工復產企業密集區域設置了“無接觸”配送箱,確保配送過程食品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