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強化食品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工作的實施方案》,重點圍繞“一條主線、三個清單、五個體系”,不斷完善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長效機制,推動“青島制造”品牌和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條主線”
即全面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企業是首責。厘清企業依法應落實11大類83項主體責任,切實增強企業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底線意識、自律意識,保持生產全過程持續合規。
“三個清單”
即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清單,督促企業按照生產許可要求,不斷完善人員健康管理、培訓、進貨查驗、生產過程、出廠檢驗、自查、風險處置、不合格品和召回等25項制度;完善食品原料質量控制清單,督促企業制定供應商評價標準,建立評價制度和合格供應商名單,規范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渠道和進貨臺賬;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清單,督促企業推進風險防控制度化、規范化、精準化,按照《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自查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定期開展全面自查,敏銳捕捉食品安全風險點,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密切關注投訴舉報、監督抽檢、風險監測、輿情、監督檢查等發現的風險隱患問題,制定防范和整改措施,及時自查自糾,化解和消除風險。目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自查率已達到100%。
完善“五個體系”
即推廣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印發《關于在全市食品生產企業推廣應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編制《青島市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應用和認證指南》,鼓勵企業推進HACCP或ISO22000及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應用工作,實施良好生產規范,提高企業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水平,全市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認證率達到85%以上。完善食品標準管理體系,督促企業落實“亮標承諾、對標生產、核標檢驗”“三標”責任管理制度,列出企業產品執行標準清單。鼓勵企業制定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團體標準,鼓勵企業積極與國際先進標準體系接軌,實現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部分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積極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強基工程等國家級項目,參與制定食品國家、地方、團體標準。嚴格產品質量監控體系,明確原輔料、生產關鍵環節、檢驗控制、倉儲和運輸管理,建立健全過程管理。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嚴格出廠檢驗管理,提升企業質量安全水平。完善食品安全智能化追溯體系,印發《青島市推進食品追溯體系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督促企業完善生產全過程記錄制度,如實記錄并留存進貨查驗記錄、配方、投料記錄、檢驗記錄、出廠銷售記錄等信息,完善“四環一鏈”追溯模式,基本實現了食品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責任可追究。規模以上的乳制品、肉制品、植物油企業實現了信息化追溯。完善創新體系,鼓勵企業產學研結合,加大產品創新、研發和設施設備投入力度,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新品種,開發品牌產品,做大做強主打產品,提高智能化自動化水平。
《實施方案》要求,加強日常監管,推進建立多層次監管體系,形成“日常監管+飛行檢查+第三方體系評價”的常態化長效監管機制,不斷提高監管工作的靶向性和精準度,壓實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責任,督促企業扎實推進“一條主線、三個清單、五個體系”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