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向各市級人民政府通報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結果,河池市人民政府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得102.65分,考核等次為A級,得分排在7個獲得A級等次市人民政府的第三位。
在過去的一年,河池市不斷完善監管機制,采多措施,強化監管能力提升,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確保轄區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全市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全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成效顯著。
01
堅持黨政同責,高位推動食品安全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始終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心工程,堅持高起點謀劃,高站位思考。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市委常委會2020年工作要點和市績效考核,寫入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研究出臺《河池市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41項內容,爭取在5年內將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推向一個新臺階。各縣(區)黨委、政府和各成員單位主動壓實責任、認領工作任務,推動了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和屬地責任向基層縱深發展。
02
強化聯防聯控,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疫情防控“十嚴格”措施。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我市即成立對應片區、對應市場的專門工作組,督促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防疫消殺、體溫監測和餐館自檢等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二是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林業、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依法依規暫停有關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行政許可審批,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確保全市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三是加快推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復工復產。對食品生產、餐飲業重點企業,主動提前介入,實行“一對一”跟蹤服務,協調和調配防控物資,對具備條件的企業推動第一時間復工復產。疫情期間,食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穩定、安全形勢保持了穩定向好的趨勢。四是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充分發揮食安辦牽頭抓總職能作用,加強部門協作聯動,組織發展改革、農業農村、商務、衛生健康、河池海關等部門對轄區及各縣(區)市場監管領域冷凍肉類、進口水產品等食品原料開展綜合督導,共檢查農(集)貿市場752家次,商場超市1116家次,冷凍食品經營店1086家次,冷庫408家次,銷售畜禽肉類、水產品經營店(攤點)2489家次,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對市場環境和重點食品種類采樣檢測3579份,其中冷鏈食品及包裝898份(包括肉類495份,水產品類199份,其他食品17份,食品外包裝187份),環境1194份,從業人員1487份。
03
鞏固示范創建,提振群眾食品安全信心
結合創建自治區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要求,持續鞏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經過對食品經營業態及農貿市場整治,主城區15個農貿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觀,在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委托第三方公司對全區各市開展的食品安全滿意度調查中,我市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支持率排名全區第2,知曉率排名全區第3,公眾對食品安全滿意度也逐年提升,由2017年的69.89%提升到目前的76.48%。
04
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實施食品抽檢監測
各縣(區)及市市場監管、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發展改革、林業、海關等部門在財政資金進一步減縮的情況下,講政治,顧大局,統籌安排抽檢資金,合理編制抽檢監測計劃,堅持問題導向,加大重點區域、企業、品種、項目抽檢監測力度,確保進一步發現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與風險,食品安全抽檢量達到4批次/千人。市場監管部門自我加壓,加強監測覆蓋面和食品種類;全市系統增量抽檢17088批次,食品抽檢量達到8批次/千人,排名全區第二。
05
堅持嚴懲重罰,有效震懾違法違規行為
圍繞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規行為、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校園食品安全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群眾關切,大力整治市場領域違法亂象。全市共計查辦食品違法案件571起,同比增長181.28%,增速位列全區第三,其中食品生產100起,食品流通351起,食品餐飲117起,保健食品3起,貨值金額54.79萬元,罰沒款181.91萬元。查辦農產品類案件62起,公安機關共偵辦食品案件2起,逮捕2人,起訴2人。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依據職責,圍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治理行動;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等單位也都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大力支持、推動、服務食品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