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6月30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5批次不合格食品情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問題。
其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定安龍湖楊梅水果攤位銷售的橘,檢驗項目三唑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昌江致和寶真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茄子,檢驗項目水胺硫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海口美蘭井菊意蔬菜行銷售的西芹,檢驗項目辛硫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瓊海嘉積琴記蔬菜攤銷售的坡芹,檢驗項目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根據《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三唑磷在柑橘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芹菜中辛硫磷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噻蟲胺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4mg/kg;水胺硫磷在茄果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還有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陵水椰林北斗林飛蔬菜攤銷售的韭菜檢出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鎘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規定,鎘在韭菜中最大限量值為0.05mg/kg。蔬菜中鎘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種植過程中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經采取措施依法予以查處,并責令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查清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并向相關部門報告;責令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停止銷售等措施防控風險。不合格產品的風險防控措施以及核查處置結果將在相關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網站予以公布。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7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