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豬網訊(記者 林娜) 我國雖然是世界養豬大國,但并不是養豬強國,成本高,效率低仍然是豬業痛點。而近年來,我國畜牧業還出現了百年不遇的新挑戰,對生豬行業的發展造成了重創,“非洲豬瘟”、“飼料禁抗”、“變異毒株”等問題的陸續出現更是加劇了我國畜牧業大困局,新舊問題交替,一切都需要重新思考、創新謀劃。如今,我國的養豬業已經進入到凝智、聚力、革新的深水區,怎樣借助現有資源實現產業突破,實現創新、創造、創領?
會議現場
基于此,2021年04月27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繁殖學分會、科技部畜禽良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全國母豬定時輸精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協作組、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六和股份、雙胞胎集團、金新農等聯合主辦、寧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寧波三生”)協辦的“2021(第六屆)畜牧業創新論壇暨豬業生產力峰會”隆重舉辦!
本屆峰會行業專家、企業精英、豬場老板以及業內媒體云集一堂,各抒己見。其中,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劉彥分享的《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母豬繁殖調控技術研究總結》主題報告反響尤為熱烈,這也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常務副院長、教授田見暉的研究總結,中國養豬網記者現場報道!
會議主題
母豬繁殖——
決定豬場生產成績的重中之重
一場非洲豬瘟疫情席卷全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影響之大、范圍之廣遠不容小覷。非瘟過后,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嚴重削減,生豬產能驟減,生豬市場動蕩!
劉彥指出,當前生豬行業主要面對的有三大挑戰:(1)母豬存欄不足致使豬肉價格居高不下;(2)母豬繁殖力低使得生產成本高;(3)生豬產業繼續轉型亟需提高生豬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那么,為了解決目前生豬產業下的窘境,就必須作出改變,拿出舉措。
傳統的全年連續均衡性生產,間隔若干周的批次化生產,實現同批次化生長豬群的“全進全出”,是一種工廠化模式的高效化生產模式,廣泛應用于大型豬場!
整體來看,要解決目前畜牧行業短暫性“缺豬”問題,扭轉畜牧行業局勢,就要從加強母豬繁殖調控技術研發、促進批次化生產出發;通過研究動物繁殖調控機理、研發定時輸精關鍵技術和繁殖調控新藥物來達到提高動物繁殖效率、繁殖管理水平以及養殖效益的目的,進而推動豬業的變革。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劉彥
烯丙孕素——
結束了我國母豬定時輸精藥物的進口依賴局面
當下,后備母豬發情率低、斷奶配種間隔長、死胎和木乃伊胎比例增加等繁殖問題頻出,如何破局?寧波三生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研發的產品獲得國內第一家烯丙孕素新獸藥二類證書的獸藥,截止到目前已經實現了“0—1”的突破。后備母豬的同期發情、超齡后備母豬處理、復產大批量三元后備母豬入群配種、妊娠前期使用、預防母豬早產、延遲分娩、哺乳期發情母豬處理、斷奶母豬延遲發情等方面,烯丙孕素作為批次化生產中最核心的工具,可以減少后備母豬的浪費、優化后備母豬的首配日齡、提高配種效率、提高窩產仔豬,對于整個豬場繁育過程都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劉彥補充道,科技部還做了簡式和定時輸精方法對后備母豬發情的影響、FTAI中后備母豬卵巢初始狀態對烯丙孕素同步后激素水平的影響、FTAI中后備母豬卵巢初始狀態對排卵的影響、FTAI中后備母豬卵巢初始狀態對卵泡發育的影響等實驗。通過實驗的各項數據比對也能夠看出寧波三生的烯丙孕素對于后備母豬繁殖有著積極的影響,對于豬場繁殖過程有卓越的成效。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劉彥
試驗調研——
多種實驗調研經產母豬繁殖調控技術
經產母豬繁殖調控技術研究分別從優勢化前卵泡、排卵前卵泡、排卵、黃體、囊腫等五個階段入手,通過B超診斷、屠宰印證兩個途徑對經產母豬不同階段的特征劃分判定標準,以此建立起卵泡發育B超檢測平臺。實驗中通過繪制定時輸精程序處理后卵泡發育動態變化曲線和B超檢測全天排卵時間、定時輸精處理后排卵時間愈發情癥狀時間的關系等實驗可知排卵的判定標準表現為有明顯的卵泡優勢化期,多個卵泡直徑>6mm,若是成熟大卵泡突然大幅減少或是消失,這時候就需要注意,這是排卵的跡象。
多種實驗調研經產母豬繁殖技術:
(1)精準定時輸精對經產母豬主要生殖激素水平的影響
(2)注射GnRH/發情至排卵的時間間隔及分布
(3)靜立定時輸精方案對初產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4)精準定時輸精對母豬發情、配種和分娩率的影響
(5)精準定時輸精對經產母豬產仔性能的影響
(6)A場母豬胎次對產仔性能的影響
(7)B場母豬胎次對產仔性能的影響
劉彥向大家透露,經過大量的實驗分析后,充分證明精準定時輸精對于母豬產仔性能、母豬發情、配種、以及分娩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通過大批量數據對比可知,與自然輸精比較,精準定時輸精不論是在斷奶頭數、發情率、配種率或是參繁分娩率、繁殖效率方面都有顯著的優勢,而兩者窩均活產仔相差不大,故對于經產母豬繁殖而言,在豬場經營中為謀取更大的利益還是選擇精準定時輸精最佳。
同期分娩——
卡貝縮宮素在豬場繁殖中創造價值
據中國養豬網記者了解,寧波三生與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研發的二類新獸藥卡貝縮宮素,它作為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的一個標志性成果,對于母豬的分娩有著非凡的作用。
普通宮縮素與卡貝宮縮素的多項對比:
(1)作用模式
宮縮素:安全劑量范圍窄,超過10i有可能造成子宮強直性收縮。
卡貝宮縮素:安全劑量范圍廣,在誘導分娩的強度和頻率方面非常類似于內源性催產素分泌,所誘導的分泌更像是生理上的分泌。
(2)半衰期
宮縮素:分布半衰期1-9分鐘,消除半衰期22-26分鐘。
卡貝宮縮素:分布半衰期7.5-10分鐘,消除半衰期85-100分鐘。
(3)有效時間
宮縮素:只持續了20分鐘。
卡貝宮縮素:子宮肌動活動數小時,最多6個小時。
通過普通宮縮素與卡貝宮縮素在作用模式、半衰期、有效時間方面對比,以及卡貝宮縮素對于未啟動分娩母豬安全性、使用卡貝后對當天分娩率及工作時間的影響、使用過卡貝與未使用在分娩過程中死胎數及直接經濟效益影響的對比實驗發現卡貝宮縮素可以在豬場繁殖方面創造更大的價值。
群策群力——
攻克母豬定時輸精技術難題
自2016年1月16日中國農大牽頭邀約8所科研院校、16家企業成立全國母豬定時輸精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應用協作組以來,時常組織大型企業參與技術培訓、國際交流等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對于上(產品開發)、中(中試與生產)、下(示范與推廣)游統一布局,多次組織各類技術會議,影響廣泛。而在國際方面,協作組還積極進行國際交流與培訓,德國萊布尼茲研究所K.P.BRÜSSOW教授、安浩爾特應用大學M.Wähner教授來華交流;還組織過30余人次赴德國(安浩爾特應用大學、規模養殖場)考察母豬定時輸精技術。
劉彥指出,科研部為了攻克母豬定時輸精技術難題,更好地促進生豬生產批次化,聚焦定時輸精技術科學問題和產業問題,大家絞盡腦汁、群策群力就此進行技術研發總結、專家會診技術問題;有的時候為了更好促進大家更好交流、轉換思維還會采取各種方法,比如有獎征集豬場定數輸精技術問題,這樣才能靈活調整研發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會議現場
這一場分享的主題報告內容詳實、專業性強,線上以及線下的與會嘉賓受益頗多!寧波三生在母豬精準批次化技術的推廣與實踐方面影響力大,輻射范圍廣,作用顯著。未來,寧波三生還會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為生豬行業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