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養殖,在很多地方農民養殖的都是一些常見的動物,慢慢的這些東西上餐桌已經不能吸引人們的胃口了,因為吃得已經太多了,所以很多地方性特別強的稀有養殖物開始走向越來越多人們的餐桌,盡管不是很好看,但是吃起來很好吃呢!
你能看清楚記者手里面拿的是什么嗎?這個就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科普的稀有養殖物,很多人可能沒見過,之所以放這張圖片,是怕大家第一次見到這個東西會有點小不適應,看到記者這么親切的把這個小東西拿在手里應該會感覺好多了吧,這個東西是一種蟲子,分布在廣東廣西沿海地區,當地人們都稱呼這種東西為“土釘”是當地人們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
拉近距離仔細看一下,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粗了點的蚯蚓?土釘在受到外界打擾的時候,就會蜷縮成這個樣子,這個時候他們是硬硬的,而且聞起來沒有任何土味和腥味。最早人們捕食土釘都是在落潮之后在海灘上捕捉,后來僅僅通過捕捉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了,因為野生一平方米只有3-4條,而人工養殖的密度卻可以將這個數值擴大一百倍。
現在人們還沒有掌握人工繁育土釘的方法,所以種苗都是從野外采捕之后再撒在自己的養殖地的,土釘對養殖地的環境要求很高,如果要養活絕對不能有污染物存在,而且它們無法生活在淡水中,需要用鹽水來澆灌。土釘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按照個頭大小價格從20-50元不等,而養殖戶一般都是養殖一年,養到一斤差不多一百條左右就拿去賣,這個時候的土釘批發價格在12元左右。
農民為土釘喂食的東西是由魚粉和麥麩等組合而成的顆粒棒,將這種顆粒幫撒到土釘的養殖地之后會自然融入到泥土中,每到夜晚,深藏地下的土釘就會爬上來吸食溶于水中的飼料。一般情況下,一畝地的養殖成本在1700元左右。按照一平方米3斤來算,一畝地一年能夠收獲土釘1800斤,按照批發價格每斤12元算來,一年總收益兩萬多元,再減去養殖成本,一畝地凈賺2萬元,收益還是真高,難怪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土釘的養殖隊伍,圖上這位養殖戶養殖了6畝土釘,一年有著小十萬的收入,還是不錯了。
土釘的食用方法呢?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清水燙土釘,大家圍在一起,中間放著一鍋清水,等清水燒開以后將土釘放到鍋中燙傷2-3秒拿出蘸汁即可食用,吃起來的口感是很脆的,味道也非常鮮美,一般能敢用清水燙著吃的,味道都不錯。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土釘熬粥。跟米飯熬在一起做粥,營養價值很高,土釘里面含有大量的鐵,能夠起到補血的作用。
現在土釘的養殖仍然是一個新興產業,很多人還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更不知道這種東西是能吃的,所以市場前景還很大,畢竟土釘味道鮮美,價格也不高,只要嘗試過一次應該都會愛上這個小東西。在當地更是將人們野外捕食的這種習慣發展為人工特色養殖產業,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養殖土釘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