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飛蝗又稱螞蚱、蝗蟲,屬于害蟲類,看到這里就會想到中國的蝗災,據統計,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遭受蝗蟲災害造成521萬公頃農作物受損,然而在農民孟俊奇眼里這種害蟲卻成了他致富的寶貝,利用蝗蟲和南美對白蝦間隔養殖的方式,實現了年賺千萬的神話,接下來一起踏入他蝗蟲與蝦養殖秘訣的“快車道”。
孟俊奇高考落榜后,選擇了去學廚師,經過幾年的學習與摸索,練成了一手好廚藝,在父母的支持下開了一家飯店,由于廚藝好,做出來的美食備受大眾喜愛,生意還算不錯,在2015年年頭由于前來的吃飯的顧客都點蝦吃,讓他的蝦一下就銷售而空,并且幾次都很難購買到新鮮品質好的蝦,這讓年輕的他心中有了養蝦的想法。
在2015年6月份,做起了甩手掌柜,專心投入到養殖南美對蝦的事業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去各地學習養殖技術,很快投建了50多畝蝦塘,由于當時選址問題,蝦塘周邊蘆葦叢生,造成蝦塘風氣不對流,影響到了蝦的生長,造成產量極低,為了解決這位問題,通過網絡了解到飛蝗可以吃這種蘆葦葉,就又搞起來蝗蟲養殖。
他的養殖蝗蟲也是了解到了其中的好處,因為蝗蟲不僅僅可以解決掉周邊蘆葦,帶來空氣對流,而且蝗蟲的糞便還是一種很好的喂養蝦的飼料,蝗蟲糞便投入蝦塘,能增加藻類促進有益菌和微生物,養殖出來蝦不僅發病率少,而且品質也相對好,還能提高畝產蝦量,這種喂養方式讓原本低產量的蝦一下提升到了每畝800斤。
現如今,他以為成為年輕有為的有志青年,帶領全村人們發家致富,規模由原來的50畝增加到了現在的1000多畝蝗蟲與蝦的共贏模式,蝗蟲每斤30元,出塘蝦也是每斤30元,一年下來凈利潤就能賺到1000多萬元,實現了人生的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