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官網了解,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32120萬頭,較去年四季度末增長3.5%,能繁殖母豬存欄3381萬頭,增長9.8%。全國共有28個省市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其中有10個省市能繁母豬存欄環比超4%,湖北能繁母豬存欄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河南能繁母豬存欄連續7個月環比增長,全國生豬生產繼續向好。
這兩天看到各省紛紛發布一季度生豬存欄情況數據,看看以下幾個省市現有多少豬?
四川生豬存欄實現連續5個月增長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廖蔚介紹,當前四川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勢頭良好。四川規模豬場和散養戶生豬存欄均連續5個月實現增長,截至一季度末,全省生豬存欄達2986.7萬頭。
一季度末,全省生豬存欄2986.7萬頭,較去年底上漲4.0%,比全國高出0.5個百分點。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08.3萬頭,較去年底上漲12.5%。
據監測,全省規模豬場和散養戶生豬存欄連續5個月增長,能繁母豬連續6個月實現增長。四川將加大對已出臺政策落實情況督導,調動企業恢復生產積極性,確保全省今年完成出欄生豬6000萬頭的目標任務。
山東省一季度末生豬存欄2180.3萬頭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今年一季度,禽蛋產量152.6萬噸,增長2.7%;豬、牛、羊、禽肉產量198.9萬噸,其中禽肉增長9.9%;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生豬存欄2180.3萬頭。
江蘇省一季度末生豬存欄621萬頭,出欄234.2萬頭
今年以來,江蘇省共計劃新建、改擴建萬頭以上規模豬場173個,設計新增能繁母豬存欄50萬頭,新增育肥豬出欄約1000萬頭。據初步統計,截至三月底,全省生豬存欄621萬頭,出欄234.2萬頭,環比分別增加7.7%和5.4%;能繁母豬存欄74.1萬頭,環比增加18.1%,已連續6個月回升。
河南省一季度末生豬存欄3303萬頭
“總的來看,一季度全省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我省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河南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小麥生長形勢良好,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小麥長勢總體好于上年,據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4月1日監測,苗情較好的占88%,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為夏糧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一季度末,全省生豬存欄3303.03萬頭,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長4.2%。
廣西生豬復產提速一季度生豬存欄環比增長4.4%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堅持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和恢復生豬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大力推廣“鐵桶計劃”等成功復養模式。今年截至一季度末,廣西生豬存欄1670.44萬頭,能繁母豬存欄189.27萬頭,分別比上年底環比增長4.4%和4.5%。
黑龍江一季度末生豬存欄1250萬頭,同比增長8.3%
今年一季度,黑龍江省生豬存欄1250萬頭,同比增長8.3%,環比增長6.6%;能繁母豬存欄117.5萬頭,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4.8%。生豬、能繁母豬存欄已恢復2017年同期水平的94%和90%。生豬出欄463萬頭,同比下降12.6%,環比增長3.6%。
安徽一季度末生豬期末存欄1141.4萬頭
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這個省“菜籃子”產品生產充足,生豬產能穩步恢復,下一步將加快存量豬場補欄,加快新上生豬項目建設,加大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持,力爭今年出欄超過2600萬頭。
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介紹,目前,安徽省生豬產能穩步恢復,一季度生豬期末存欄1141.4萬頭,環比增長4.54%,其中:能繁母豬107.9萬頭,同比增長3.1%,環比增長11.81%。全省農產品價格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生豬均價連續9周下降,降幅達15.12%。
此外,安徽省還提出,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生豬生產的先導作用,開展生豬活體、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抵押貸款和育肥豬保險試點,提供信貸擔保服務,將貸款貼息補助政策的規模豬場條件由年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為500頭以上。
吉林省一季度生豬存欄量762.7
年初以來,省畜牧業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興新突破”教育實踐活動,全力幫助畜牧相關企業復工復產,有效保障了全省畜牧業平穩發展和畜產品供給。一季度全省生豬存欄量增長1.1%,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分別達到762.7萬頭和85.3萬頭,高于全國15.5個百分點;牛羊禽漁養殖總體平穩。
青海省一季度能繁母豬存欄5.61萬頭增長8.1%
今年以來,青海省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恢復生豬生產穩產保供部署要求,研究出臺《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省市縣三級農業農村部門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財政、金融、生態等部門同向發力,全力恢復生豬生產。據行業統計,一季度,生豬存欄41.99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5.61萬頭,增長8.1%。
據了解,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7190萬元,扶持建設24家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其中,新建3家年出欄10萬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目前,8家養殖場已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將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分別提高到1500元/頭、1000元/頭,保費按80%的比例由財政補貼。將生豬養殖場信貸擔保、貸款貼息等金融支持規模門檻從年出欄5000頭調至500頭,并實施生豬補助政策,安排補助資金800萬元,按存欄能繁母豬100元/頭予以補助,對從外省和省內引進種公豬分別按2000元/頭、1000元/頭的標準給予補助,力爭年底能繁母豬達到7萬頭。
寧夏一季度末生豬存欄73.5萬頭
2020年一季度,寧夏生豬存欄73.5萬頭,同比增長11.7%;能繁母豬存欄9.8萬頭,同比增長22.1%;生豬出欄27.4萬頭,同比增長23.3%,已完成2020年生豬穩產保供目標任務的94.2%,達到2017年生豬產能的90.7%。
今年以來,全區已開工改、擴建設生豬規模養殖場26個,預計年底新增生豬存欄12.7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9萬頭。目前,寧夏生豬養殖效益好,養殖戶補欄積極性高,生豬存欄持續增長,有望提前完成生豬穩產保供目標任務。
湖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
記者10日從湖南省統計局了解到,受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影響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沖擊,一季度,生豬存出欄同比下降,存欄環比連續增加。
一季度全省生豬出欄1180.2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635.5萬頭,下降35.0%。一季度末生豬存欄2840.3萬頭,同比減少736.9萬頭,下降20.6%;但比上年四季度末增加141.9萬頭,環比增長5.3%。反映生豬生產能力的能繁母豬存欄286.1萬頭,比上年末增加38.1萬頭,環比增長15.3%。
據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數據,自2019年10月開始,生豬存欄環比已連續6個月上漲,分別為5.2%、3.1%、4.2%、1.8%、3.4%、4.2%。存欄量逐步恢復,為生豬生產后續恢復和后期產能擴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山西省生豬存欄同比增長
統計監測數據顯示,一季度山西省生豬存欄同比增長近一成,其中能繁母豬增長兩成多,生豬出欄略有下降,全省牛存欄、牛出欄、羊存欄均略有增長,羊出欄略有下降。全省家禽存欄、家禽出欄均增長兩成多,牛奶產量增長約兩成,禽蛋產量略有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