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u02s"></strike><strike id="qu02s"></strike>
  • <ul id="qu02s"></ul>

    海南食品安全網
    首頁 > 食品新聞 > 國內 > >

    CPI與生豬價格的關系及競爭格局探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3-07 09:03:07 來源:互聯網

    近期整個板塊持續走強,去年主要考慮產能周期的起點,現在更多關注未來產業競爭格局的變化,我們認為這是市場關注非常重要的點。今天邀請了愛豬網創始人戰總,也是很多養殖企業的咨詢顧問來為大家做分享。另外CPI也是投資農業板塊的考慮因素,我們也非常榮幸邀請到宏觀首席宋雪濤老師跟大家分享當前CPI的情況。

    會議內容主要分兩大部分:

    一、CPI與生豬價格的關系;

    二、產業專家分享養殖競爭格局。

    首席觀點,天風宏觀首席

    1、通脹方面,疫情不會改變年內CPI震蕩回落的整體走勢,但會影響節奏。不同疫情情景下,CPI的中樞基本相同,但疫情高發期延長會壓低PPI和非食品CPI,并抬高食品CPI。其中,疫情對農林牧漁業生產活動的影響不能忽視,食品供給可能較常規情形有所短缺;疫情會導致工業生產、建筑業施工強度和消費需求處于較弱水平,工業品價格的下跌將傳導至部分非食品CPI項目。我們預計2月CPI同比5.8%,其中食品項同比23.4%,非食品項同比1.3%。

    2、海外疫情方面可能會持續到5-6月,影響中國二季度出口和全球產業鏈。現在看海外疫情可能大概率控制不住,如果不采取中國的集中防控方式,則疫情可能持續至5-6月氣溫上升。可以預見2季度美歐日經濟數據將表現較差,可能對中國2季度出口和全球產業鏈產生較大影響。外圍市場大跌加速了國內市場的內生調整和風格切換,隨著復工加速恢復和政策加速出臺,成長股和價值股的極致分化有所收斂,低估值價值股的防御屬性相對上升。由于中國已經基本控制住疫情,國內市場的政策面和基本面均向上,如果海外出現二次下跌(可能性較大),A股受影響的程度小于第一次。出口相關的方向可能受到海外影響,消費醫藥農業等內需通脹相關的方向會表現出較強的復蘇。

    首席觀點,天風農業首席

    1、通脹有利于農業板塊,建議超配。今年上半年還是維持較高水平通脹,有利于農業板塊,今年建議超配農業,優選業績好、確定性增長,估值便宜的生豬養殖板塊。未來包括種業、動保也會有一定的機會。

    2、生豬養殖板塊建議擁抱確定性的成長龍頭。去年看周期,今年重點看市占率、擴張速度以及單頭利潤、出欄量的確定性增長。中期來看,當前生豬養殖行業恢復比較緩慢,高盈利周期被拉長,尤其是當前生豬存欄恢復比較緩慢,疊加三元種豬行業里占比的逐步提升,導致結構上能繁母豬的效率比較低。預計今年全年生豬均價33元/kg,預計2021年的均價下降幅度非常有限,可能在30左右。中國的養殖龍頭企業以量補價,市占率進一步提升,業績同比去年還會增長。

    3、短期來看,二季度的豬價有望進一步上升,預計今年的高點應該在二季度、三季度之間的位置。從存欄、補欄的推算情況來看,去年基本上下半年下跌開始補欄,從供應量的放量來看也是今年二季度,三季度初才有可能陸續出欄。目前的疫情還在發生,三元母豬占比提升,出欄量增長或將會在三季度體現。

    綜上,從短期和中期來看,我們認為豬價還是非常樂觀。從標的來看,龍頭企業高速成長,龍頭企業集團優勢非常明顯,體現在資金、管理、防疫上,都會有比較強的防控能力。

    4、標的來看主要看兩點,一個是單純的利潤,一個是出欄量的確定性的情況。去年更多看周期屬性,今年主要看業績、出欄量、單頭利潤的確定性。重點推薦高成長的牧原股份、新希望;盈利確定性強的溫氏股份、天康生物;其次高彈性、經營業績一季度有望改善的正邦科技、天邦股份。新希望是3月金股,成長性較強,具有一定資本優勢,重點推薦;溫氏,今年的出欄量相比去年會略有下滑,在1500到1800萬頭之間,明年是2500到3000萬頭之間,當前升級老豬場提升防疫水平,預計今年4、5月的時候溫氏改善或有體現,會持續跟蹤;天康,因為新疆沒有非洲豬瘟,天康生物成為養殖板塊盈利確定性最強的企業,天康還有疫苗板塊,公司的估值便宜,對應2020年業績只有3x,安全邊際強。此外,去年推薦的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一季度有望持續改善,預計一季度有陸續改善空間,二季度會出現量價齊升的情況。

    【專家觀點,戰總】

    主要分享三方面內容:

    一、產業結構調整情況

    1、非瘟導致市場供給腰斬,從生產周期看未來3-5年生豬市場仍然向好。2010年到今年,整個十年是養豬行業快速發展的十年,生豬出欄量在2014年達到7.35億頭左右的高點,隨后幾年生豬出欄沒有突破過7.1億頭,在7億頭左右??梢灶A判如果中國的人口沒有快速的增長,整個社會對于生豬的需求量基本上徘徊在7億頭左右。但在2018年非洲豬瘟爆發,對生豬市場的容量形成巨大的沖擊。雖然報道和內部的數據披露稱2019年有5.3億頭左右,估計實際行業內的情況比5.3億少一點。由此出現了反周期問題,即非洲豬瘟導致市場容量的減少會有周期性的恢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生產周期和市場周期。生產周期方面,因為生豬養殖自然規律特別強,不僅需要資本,也要等母豬的繁殖,所以豬場從籌建到豬的銷售,至少要兩年的時間,生產周期在兩到三年。結合市場容量的腰斬,從宏觀上可以預估未來三到五年生豬市場是比較好的。

    2、產業結構的調整后,頭部成熟度更強。通過媒體、天風證券的調研、報告等可以判斷出養豬產業結構特點:頭部結構的成熟度越來越強。隨著養殖結構的調整,可以看到頭部企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體現在三個指標:一是產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不光是疫苗本身的作用,養豬的技術門檻因為非洲豬瘟之后發生了非常大的升級。二是資本優勢,這部分企業更具有后發的能力和驅動力。三是穩產能力。新希望這三點都具備,企業文化中具備人才培養的體系,資本優勢比牧原要強。技術是新希望之前相對短板的一塊,這幾年隨著專家的提升,包括越來越熟悉養殖體系的規律,也有所提升。從產業結構來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頭部的養殖企業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去年的統計數據來看,非洲豬瘟開始到去年年底,行業內的產能規劃是4.6億頭,如果大家都實現了自己的規劃,到三年之后,也就是市場上會多出4億頭的生豬,當然這是比較理想化的狀態,最終可能實現不了。給大家提供一個數據,生豬的產能釋放應該是三年之后。

    二、豬價情況

    1、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豬價息息相關,大企業更關注生產、市場、行業周期。微觀評價,生豬出欄和整個市場供求關系的判斷,我們在行業內不好判斷,可能跟從事的對象有關,大部分是大豬場。大豬場關注的是生產周期、行業周期,不怎么關注豬價周期,他們更多會控制成本,也就是說市場的高和低對他來說是賺錢多少的問題,他們更多關注生產周期和行業周期。

    2、豬價受行業周期、市場周期、生產周期疊加影響,持續看好。生產周期方面,生豬出欄恢復需要2-3年是一個常識。市場周期,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按照沒有非洲豬瘟的情況下,市場周期本應在2021年會到高點,然后逐漸往下走。而因為非洲豬瘟整個產業結構調整,出現了新的行業周期,產能減半,所有的企業特別是農牧企業開始放棄追求質量增長,都在追求數量增長,要占據產業調整之后被腰斬的市場空間位置,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行業周期、市場周期和生產周期疊加,可以精準的判斷出來未來三到五年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仍非常強。

    三、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后,供應鏈上企業的生存現狀。

    供應鏈上中小企業是否能生存取決于養殖結構有無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競爭力是否能適應市場變化。中小企業是否能存活,一方面取決于養殖結構是否變化,也即消費客戶、消費市場這一需求端有沒有變化,如果消費市場(需求)變化,給市場提供產品的中小企業也會發生變化。就目前來看,養殖結構會呈現頭部化,對于一些在創新能力、產品的儲備能力、技術服務能力偏弱的中小企業,基本上是沒有競爭力,會逐漸退出市場。越來越專業化的企業,比如普萊柯這樣的企業會更有優勢,因為創新、產品儲備、技術服務能力、行業內的品牌深度都具有優勢。接下來整個產業在被腰斬市場之后的恢復期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新的寡頭。除了養殖以外包括動保、飼料都會出現這個情況。中小企業接下來在恢復期過程中,隨著養殖結構的變化,只有更具有創新、產品儲備、技術服務的能力的中小企業才能活下來。這是市場必然的發展規律。

    【提問環節】

    【提問】:您剛才提到大企業更關注生產和行業周期,那么價格周期怎么看?另外,如何看待養殖企業之間的成本差異?

    1、頭部大企業更多會基于效率化來考慮,投入和產出效率能不能提高,對于一些其他企業是基于成本考慮,最終考核指標應該是通過整個養殖效率來考核。給大家舉個例子,一個廠長在運營過程中,會考核廠長投入,這批豬進去申請配置的生產資料,到最后生豬出欄之后的市場價格之間的比例。局部的企業會考慮成本,能幫豬場內部降到一定的成本。

    2、差異性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但它和考核沒關系,和企業的技術體系有關系。舉例,如X大型企業是一家工業化,豬飼料轉型做養殖的,他們在考核中會更多的從工業化的角度考核,而M企業是從人的角度考核多一點。兩種不同的文化導致內部企業的績效制度不同導致的。
     


    【提問】:自繁自養和公司+農戶,您覺得他們在防疫過程中是不是有優劣勢?

    市場已經反饋出來這個結果,牧原的股價很高,牧原今天規劃和明年的規劃為宏大的原因在于他們的模式優勢。未來隨著溫氏模式的升級改變,我個人還是比較看好溫氏公司+農戶的模式,現在是叫公司+養殖小區+農戶。

    【提問】:非洲豬瘟以后各家豬場都在提升豬場生物硬件防疫水平來防范疫情,這個情況下,頭均疫苗的需求量是否有下降?

    據我這邊數據,整體頭均疫苗使用量在下降。下降幅度不好統計。

    【提問】:您怎么看豬用疫苗市場的空間?

    豬疫苗的市場空間還是有的,只是結構發生了變化,一些上市公司包括今年很多的疫苗企業都在采取兩個策略,第一,產品聯苗化,即所有的疫苗進行聯苗,這是產品結構的變化;第二是在技術服務方案上來做一些新的嘗試。

    【提問】:頭均疫苗下降的話,是由多少下降到多少?

    行業內這個數據不是太好統計。

    【提問】疫苗的下降體現在哪些方面?使用下降還是使用苗的下降?還是說使用量有下降,還是整體上防疫比較好、都不打了?

    據我了解口蹄疫大部分地方還會打,疫苗的下降比如說藍耳苗、腹瀉苗等,這些比較小眾的疫苗,因為很多豬場提高了管理水平、已經凈化了,所以打得比較少,但口蹄疫苗還是會打的。整個疫苗產品結構中,基礎苗必須打,商業化苗打得越來越少。例如藍耳苗就是商業苗。豬場有兩種方案,有的豬場不打疫苗可以用其他手段控制,有的豬場就是要打疫苗,打不打看商業化運作。

    【提問】:聯苗化價格會不會上漲?

    目前看到的價格沒有上漲。

    【提問】:再回到養殖,您覺得未來如果劃分前十大、前二十大市占率您怎么看?比如未來三年或是到2022年,前十大會占什么樣的規模?

    現在在網上看到的前十大不是特別準確,僅做一個參考。未來三到五年,我認為前十大占40%是沒問題的。

    【提問】:國內同行里非上市公司有沒有有做得比較好的?

    有幾家,比如說天兆、湖南佳和等,他們的母豬存欄在5萬頭以上。

    【提問】:非上市公司成本會比上市公司低嗎?他

    存在這樣的情況。

    【提問】:隨著復產,密度提升,豬瘟復發有沒有可能?

    農業部剛發了非洲豬瘟的防控政策,之前非洲豬瘟爆發很多要捕殺,現在允許拔牙后繼續生產,因為現在很多拔牙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這個政策改變就可以解決目前復產的難點,也是之前很多人不上報、不敢復產的矛盾點。

    【提問】:目前海外新冠疫情比較嚴重,豆粕等要從海外走,成本會不會有所上升。單位養殖成本里豆粕的成本能占到多少?會不會有影響?

    這塊確實是不確定性因素,當然有些大的養殖企業豆粕和玉米的儲備量至少可以維持三個月,但也確實會有一些不確定性的影響。飼料占到整個養殖成本的70%,豆粕會占到飼料成本的30%。

    【提問】:豆粕可以存放3個月嗎?

    現在的技術沒問題,會用兩種方式儲備:一是倉儲;二是加工成飼料,大企業都有這個能力。

    【提問】:您剛說的幾個頭部企業擴張,他們采購飼料會不會比市場價有優勢,會不會跟海外供應商簽訂長期合同、可以鎖定價格?

    有,大企業采購的確價格是有優勢的,因為規模大,這是市場決定的。他們的采購是非常專業的,年計劃最重要的一部分規劃就是采購。這塊他們會有常年的采購計劃和采購渠道。

    【提問】:現在很多企業從飼料行業起家,往下游養豬延伸,他們以往的經驗、資源能不能很好地延伸和復制?

    飼料企業往下游走是必然的趨勢,這一趨勢來自于市場紅利的轉移,飼料的利潤會越來越薄,利潤轉移到養殖上,所以導致很多飼料企業開始往下游延伸,這是市場客觀邏輯決定的,但并不是每家飼料企業都有這個能力,要看技術能力、文化屬性能力、創始人的素質等很多的條件,來判斷這家企業能不能往下游走、能不能走成功。

    【提問】:如何看待溫氏外購仔豬?

    溫氏搶仔豬正常,(天風農業)但據我們了解,全年來看大概也就是50萬頭左右,比例很小。

    【提問】:您提到大企業更重效率、小企業更注重成本,有些腰部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反而是全行業最好的,原因是?

    大企業和小企業不一樣的非常重要的地方在于,第一,大企業有戰略成本的投資,比如說牧原,土地、在建這塊成本比一些小企業高很多,小企業的戰略發展偏慢一點,投入會少一些;第二,大企業的組織成本非常高,組織的組建和組織的適應性上有成本投入,不是每個人都能留住、每個人都要經過培訓,這意味著組織成本是很高的。所以說大企業的戰略和組織成本占到成本結構中很大一部分。單純從工業成本方面,包括技術層面,大企業相對來說比小企業有優勢。由于組織成本高、導致大企業必須注重效率。回過頭來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團隊比較穩定、組織成本相對來說就比較穩定,另外戰略成本沒那么高,所以中小企業有這些方面的成本優勢。

    【提問】:所以您的意思是大企業的生產成本更低,但從完全成本角度,包括折舊、三費,大企業會高一點?

    對。

    【提問】:但從養豬行業來看,在建是沒有折舊的,這個行業三費占比也不是很高,會導致完全成本差距那么大嗎?如果除了生產成本外的成本費用,包括三費、折舊就可以拉開大小企業的成本倒置的話,是不是說明技術對于養豬行業帶來的成本差距不會特別大?因為如果生產成本占比大的話,那么完全成本還是大企業更低的?

    第一,技術層面看,腰部企業和大企業的差距并不大。第二,從整個采購、供應鏈來看,大企業比小企業有優勢一些,第三,整個的組織成本上來看,小企業比大企業更有優勢一些,從戰略的規劃層面上,小企業比大企業在成本結構里又具有一定的優勢。
     

    版權所有: 海南食品飲料網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8014680號
    若無意侵犯了貴司版權,請來信通知,我們會及時處理和回復,謝謝!郵箱:fw@service.com
    海南食品飲料網打造全國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務平臺,食品進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經銷商、食品飲料招商代理網站,免費服務讓食品企業誠招代理商買賣最好的食品。
    未經海南食品飲料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无码射肉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