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已進入春季,氣溫回暖、濕度回升,各種菌類進入生長旺盛期,也是誤食有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不隨意采集、買賣、食用野生蘑菇,以防誤食毒蘑菇中毒。
蘑菇分布地域廣泛,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都可以采到。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由于毒蘑菇外形與普通蘑菇相似,難以通過肉眼識別區分,僅靠網絡和民間流傳下來的“經驗”,并不能保證不誤采有毒蘑菇。
毒蘑菇毒性非常強,大部分誤食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以及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幻覺等精神癥狀,嚴重的可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傷等嚴重癥狀。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中毒癥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
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議:
不采摘。踏春郊游期間,廣大市民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于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于鑒別毒蘑菇并不容易,廣大市民不要輕易采摘不認識的蘑菇。
不購買。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不食用。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