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下發了《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種情監測工作的緊急通知》,組織了種情應急監測調度和數據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當季農作物種子供種數量無憂,但加工任務緊迫,銷售環節需變通,必須高度重視、盡快解決種子企業復工進度慢和零售渠道不暢通問題,確保種子加工銷售整體運行基本正常,以避免疫情對農業生產供種產生較大沖擊。
從春夏播作物種子供需形勢來看,春夏播作物種子準備充足、質量穩定,種子供應總量能滿足春耕用種需求。“兩雜”種子總體仍呈供大于求之勢。預計玉米種子總需求量為10.6億公斤,去年新產玉米種子9.9億公斤,往年有效庫存6.5億公斤,總供給量為16.4億公斤;預計雜交稻種子總需求量為2.1億公斤,去年新產雜交水稻種子2.4億公斤,有效庫存1.6億公斤,總供給量為4億公斤。同時,其他春夏播作物種子供給平衡有余。常規稻、大豆、春小麥、棉花等主要農作物種子準備數量均能滿足春夏播需求,蔬菜、馬鈴薯、春油菜等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種苗供應充足。種子繁育期間沒有出現重大災害,質量總體好于常年。這次緊急調度,各地都進行認真測算,各區域種子準備數量均較充足。但因疫情影響貨運,已經在廣西出現早稻種子、安徽和山東等地種苗有些地方供給過剩,個別區域的部分農戶缺種子種苗用的現象,值得高度關注。
各地反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節后全國種子市場啟動時間普遍延遲10~15天,目前農村多數地方交通限流或封閉,農民出行受限,種子銷量比往年同比減少10%~30%。根據全國種子市場觀察點監測到種子價格數據分析,目前春夏播作物種子價格基本平穩。
同時,當前種子市場運行面臨種子調運困難、種子加工壓力加大和種子銷售流通不暢三大突出問題。
近期農業農村部和各省相繼發布通知,確保疫情期間農資運輸暢通,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多數農村、鄉鎮道路仍處在封閉或限流狀態,農作物種子種苗調運呈現“中間松、兩頭緊”現象,即使高速、國道、省道恢復通行,種子種苗發貨地與收貨地交通仍然受阻。今年春節早,一些企業把種子加工包裝計劃留到春節后進行,據調度各省種子企業春節后種子加工復工進度緩慢。
河南、山東、甘肅等省大棚種植的蔬菜、西甜瓜,海南、福建、廣西、云南等省南部地區早稻年前已完成購種,疫情對其造成的影響不大,甘肅、江蘇等省直播種植的蔬菜,貴州、云南北部地區春玉米與中稻,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早稻,河南、河北、山東等省甘薯與馬鈴薯種子(苗)正值銷售的關鍵時期,由于疫情管控需要,多數種子銷售門店延遲開業,種子企業入村銷售活動完全停滯,經傳統營銷方式售出的種子數量大幅下降。
文中強調,全國種業系統要統籌抓好防控疫情和保春耕用種工作,將種子企業納入復工復產優先企業,幫助企業落實防疫物資和防疫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加工人員、種子運輸和包裝物料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制定統一供種、種子大包裝供種等應急預案,推動種子非接觸、非聚集性銷售,大力倡導和幫助企業與經銷商地界交接種子、經銷商與零售商村頭交接種子、零售商與農戶地頭交接種子,推進種子進村入戶。同時,各地管理部門要摸清轄區種子需求、種子供給來源和當前種子入戶率等情況,強化安全意識,強化市場監管,確保抗疫情和保春耕供種兩不誤。加強對農作物種業遠期影響的分析研判,不能忽視對下一期供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