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攤實名制經營,誰要亂漲價,誰要賣劣質豬肉,誰就是砸自己的招牌。”
“今天,后腿肉30元/市斤,和前幾次買的價格一樣。只要有你們在,我們不用擔心買到“高價”肉了!可以放心地吃!”李女士對正在縣城農貿市場巡查的云南省洱源縣市場監管局茈碧湖市場監管分局的執法人員點贊道。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由于受到市場供需不平衡、生豬存欄不足、產銷成本增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初期豬肉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增大了防控疫情工作難度。為此,農貿市場作為豬肉銷售的主要經營場所,也成為了擺在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面前的“硬骨頭”和作為監管重點。
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豬肉價格的穩定,云南省洱源縣市市場監管局始終以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以穩控價格作為市場監管防控工作主要環節作為重要抓手,在全縣農貿市場采取了“實名制”亮身份、“日報制”監價格等一系列扎實有效措施,持續地做實做細做嚴豬肉的價格監管,保證了市場價格秩序平穩有序,進一步提高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實名制”,做細價格監管
從2月9日開始,洱源縣市場監管局對全縣各鄉鎮農貿市場豬肉銷售攤位采取“實名制”亮牌銷售,拓寬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監督渠道,共同營造價格穩定的良好氛圍,同時嚴格落實明碼標價制度。各市場監管分局每天通過農貿市場“公示牌”向消費者公布當天銷售的豬肉價格、執法人員和舉報電話,清楚明白公示前腿肉、后腿肉、精肉和排骨的銷價,警示經營者不得突破市場零售建議最高限價交易,確保消費者能公開透明購買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有力遏制了哄抬物價、串通漲價、銷售不合格豬肉等違法行為,讓老百姓吃到價格穩定的放心豬肉。
“日報制”,做實價格監測
各市場監管分局對轄區內的農貿市場豬肉價格實行“一日一記錄、一日一上報”制度,動態掌握每日豬肉價格變化,隨時了解市場價格變化情況,及時分析掌握市場價格變化規律,積極做好應對。同時,每天向縣防控領導小組及相關部門報送價格信息。此外,還加大對蔬菜、蛋奶制品等農產品的價格進行了監測。根據目前12家農貿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豬肉價格較為穩定,未發現市場斷貨、哄抬物價等問題。
“日巡查制”,做嚴價格監管
各市場監管分局對轄區內的農貿市場采取“地毯式”方式認真開展“每日一巡查”工作。重點檢查豬肉產品質量和上市場豬肉價格,督促經營者明碼標價、及時查處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價格欺詐、串通漲價等價格違法行為,嚴格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對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全力維護市場穩定和市場秩序。通過每天的巡查,市場監管部門除了實時掌握主要豬肉價格變化,更主要是動態排查豬肉銷售點的經營狀態,加強價格引導與規范經營。同時,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途徑,優先加速處理價格消費糾紛。
“日宣傳制”,做響防范哄抬物價
通過發放提醒告誡書、簽訂質量安全責任書、電視報紙報道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力度,進一步規范農貿市場的豬肉市場價格行為。每天在做好巡查的同時,執法人員積極向經營者宣傳誠信經營,加強價格自律,規范價格行為,督促經營者擔負起應有社會責任,全力確保疫情期間的市場價格穩定。
截止目前,該局共出動執法人員229人次;發放“實名制”公示牌123塊;制作了“價格”公示牌12塊;檢查豬肉經營戶2583戶次,發布豬肉價格信息252次。
各豬肉攤點經營戶紛紛表示,將堅決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積極配合好縣市場監管部門,自覺做到明碼標價,守法經營、不參與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助力打贏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阻擊戰。
二十多天以來,實施豬肉攤“實名制”經營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如今,農貿市場秩序井然,蔬菜、果品及肉蛋奶品種齊全,質地新鮮,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大家都戴著口罩,自覺地測量體溫和“掃二維碼”進入農貿市場可以購買到價穩質優的豬肉及其它農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