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號,農業農村部動態報道,重大動物疫情平穩,生豬生產穩步恢復。嚴格落實非洲豬瘟防控措施,全國所有疫區均已解除封鎖,1月份沒有接到新發非洲豬瘟疫情報告。
對于雙疫中壓抑的養豬人一則很舒心的消息。
但是不要忘記我們還在非瘟的戰斗中,雖然新冠肺炎的封村現象阻斷新冠肺炎的傳播的同時阻斷了非瘟病毒的傳播,控制了我們一直想解決人員的流動。但是還是存在問題。
雖然1月30號就發布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關于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嚴禁未經批準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維護“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
又在二月進行了一次通知,但是物流未恢復對生產物料運送問題還是存在的,讓原本非瘟環境中不敢備貨的豬友苦不堪言。
當然我們更應該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找到我們非瘟防控中的不足提升我們自己豬場的防控。
阻止病毒傳播三部曲: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機體
控制傳染源棋差一招,這是我總結,非瘟防控中還是有不少病豬肉入市,包括部分地區亂扔病死豬現象。通過新冠狀肺炎防控延伸到非瘟中,病豬的處理也就非常重要了,當然動物的控制方式和人的還是有區別的,動物為撲殺,也就是未來我們要更加重視場內無害化處理的軟硬措施。
切斷傳染源如同虛設的自己,相信大家能在緋聞開始的時候接觸了生物安全,我也聽了很多課程,大都把人的控制放到了首位,但所發生的案例中往往問題就出在人身上?自身重視程度不夠,缺乏自我約束力,有對外的防控意識,卻總是把自己忽略在外。這可能是案例中的通病,也就是接下來我們的養殖會越來越封閉化才能保證我們豬場,豬和人的安全。
保護易感機體被遺忘的一環,相信大家在深刻了解到新冠肺炎的同時也知道了三類易感人群,老人,免疫力低下,基礎病。這三類人群的同一特征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治愈也和自身抗力直接掛鉤,那么我們現在的飼養方式和方法是不是已經把我們的豬歸類到易感體質?我們面對新冠肺炎都在提倡提高自身免疫,那我們的豬就只能躲嗎?
未來養豬誰也預測不到,但是看到一點改一點我們就會越來越好。
致敬雙疫情下的養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