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019年濕巾產品風險預警監測的情況。
產品基本情況
濕巾是由非織造布(無紡布)、無塵紙、水及各種添加劑(如保濕劑、防腐劑、殺菌劑、表面活性劑等)制成。濕巾一般分為人體用濕巾和物體用濕巾兩大類。人體用濕巾包括普通濕巾和衛生濕巾;物體用濕巾包括廚具用濕巾、衛具用濕巾及其他用途濕巾。
濕巾作為2000年左右才進入中國的“舶來品”,盡管國內市場濕巾普及率相對較低,但近年來已呈現加快發展勢頭。據統計,2012年至2016年,我國濕巾消費量從151.1億片增加到393億片,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99%,市場規模從15.4億元擴大至38.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74%。2018年濕巾消費量達466.8億片,市場規模將達55.7億元。隨著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和個人健康觀念提升,老齡化進一步升級,“全面二孩”政策逐步落實,國內濕巾市場將進一步提升。
監測基本情況
本次委托云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開展2019年度濕巾產品質量風險預警監測工作,共隨機抽檢了昆明、普洱、西雙版納、楚雄、大理、麗江、迪慶、怒江、保山、德宏、臨滄等11個州市23家經銷企業銷售的30批次樣品。
監測檢驗項目為:橫向抗張強度、pH、內裝量、產品包裝銷售標識、可遷移熒光性物質、微生物指標。
從本次監測已掌握的數據來看,企業抽查合格率較高,但也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產品銷售包裝標識不合格;二是內裝量不合格;三是細菌菌落總數不合格。細菌菌落總數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兩點:1.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嚴格控制生產質量;2.由于包裝、運輸等環節出現問題導致微生物污染。
消費提示
消費者在購買濕巾時,除了通過直接觀察產品的外觀,還要注意查看產品的包裝及銷售標識:
(一)對于無產品名稱、商標、產品標準編號、主要成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用日期、產品規格、產品數量(片數)、產品合格標識、生產企業(或產品責成單位)名稱、詳細地址等信息或信息不全的濕巾在購買時要特別注意。
(二)對于外包裝密封不完好或有破損的濕巾產品不要購買使用。
(三)關注產品外包裝明示的產品數量。部分商家雖然價格便宜,但卻存在數量短缺的情況。
(四)關注濕巾的分類和用途,在購買時應區分普通濕巾和衛生濕巾,產品外包裝一般會明示主要成分、產品特點及注意事項、使用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