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最新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
市本級抽檢940批次,不合格19批次
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市本級抽檢94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19批次。
食品生產環節抽檢了糧食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糖果制品、肉制品、速凍面米食品、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共7類165批次產品,全部合格。
食品流通環節抽檢了食用油、調味品、肉制品等22類414批次產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06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用農產品等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信息為: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拱墅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豐慶路店銷售的1批次鱸魚氧氟沙星不合格;杭州市西興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戚云水產店銷售的1批次鳊魚恩諾沙星不合格;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幸福南路農貿市場吳其峰水產店銷售的1批次鯽魚恩諾沙星不合格;杭州茅廊巷農貿市場許小英禽蛋店銷售的1批次雞蛋氟苯尼考不合格;杭州南肖埠農副產品市場汪云婉銷售的1批次土鴨蛋氟甲砜霉素不合格;杭州市濱江區共聯農貿市場澤霞鮮肉店銷售的標稱德清豐盛食品有限公司供應的1批次豬后腿肉恩諾沙星不合格;杭州市下城區程繼才果品店銷售的1批次香蕉吡唑醚菌酯不合格;浙江匯德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蕭山購物中心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億心食品工業有限公司供應的1批次日式花生過氧化值不合格。
餐飲服務環節抽檢了餐飲食品、肉制品、食用油等8類食品361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50批次,餐飲食品、肉制品、食用農產品檢出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樣品信息為:杭州市濱江區尚蒸餐飲店銷售的1批次普通雞蛋多西環素(強力霉素)不合格;杭州市濱江區群樂飯店銷售的1批次錢江魚鉤孔雀石綠(含隱色)不合格;杭州市拱墅區騰運火鍋店銷售的1批次黑魚氧氟沙星不合格;杭州蕭山元港旺角餐廳銷售的1批次菠菜阿維菌素、毒死蜱不合格;杭州富陽富慧康餐飲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臘肉過氧化值不合格;杭州飲食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杭州知味觀萬科文化村分店銷售的1批次雞蛋氟苯尼考和1批次肥牛肉萊克多巴胺不合格;杭州市下城區椒炎餐廳銷售的1批次碗大腸菌群不合格;杭州舟海餐飲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飯碗大腸菌群不合格;建德市新安江街道鋼五區小郡肝火鍋店銷售的各1批次料碟、杯子大腸菌群不合格。
對上述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交由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進行處置。(路宇彪)
小貼士:關于不合格項目的說明
一、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是喹諾酮類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農業部公告2292號中規定水產品中是禁用的。
二、恩諾沙星
恩諾沙星屬于廣譜抑菌劑,在預防和治療畜禽的細菌性感染及支原體病方面有良好效果。農業部規定“該類藥物在動物肌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100μg/kg(以恩諾沙星+環丙沙星之和計)”。
三、氟甲砜霉素
氟甲砜霉素又名氟苯尼考,為廣譜抗菌藥物,一般為動物專用抗菌藥。一般由于飼料添加或者家禽疾病治療導致殘留積累在家禽或禽蛋內。
四、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廣譜殺菌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中規定,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
五、過氧化值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產品油脂氧化。
六、多西環素(強力霉素)
多西環素(強力霉素)是一種四環素類藥物,一般用于治療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多西環素(強力霉素)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
七、孔雀石綠
我國農業部公告第235號《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和我國《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四批)通知》均明確規定所有食品動物禁止使用孔雀石綠。
八、阿維菌素
阿維菌素是一種抗生素類殺蟲、殺螨、殺線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殘留等特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阿維菌素在菠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九、毒死蜱
毒死蜱是一種有機磷殺蟲劑,國家規定,菠菜中毒死蜱殘留限量值不得超過0.1mg/kg。
十、萊克多巴胺
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種,屬于β-興奮劑類藥物。《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農業部公告第176號)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萊克多巴胺,《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四批)》(食品整治辦〔2010〕50號)中將萊克多巴胺列為非食用物質。
十一、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大腸菌群超標可能由于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