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的通告(2019年第38期)》。據通告,近期,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抽檢餅干、薯類及膨化食品、飲料、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冷凍飲品、乳制品、蛋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水產制品11類食品375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60批次,不合格樣品15批次。檢驗和判定依據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經備案有效的企業標準和產品明示標準。
不合格產品情況
1.咸陽人人樂商業有限公司玉泉第二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西安丹迪食品有限公司禮泉生產基地生產的丹迪牌800克/箱牛奶味早餐餅干,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出值為0.50g/100g,標準值為≤0.25g/100g。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2.楊凌好又多第二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渭南潤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潤味香牌300克/袋花椒手工鍋巴,菌落總數檢出值為1.7×104,2.1×104,1.6×104,2.7×104,1.3×104,單位為CFU/g,標準值為n=5,c=2,m=104,M=105,單位為CFU/g;大腸菌群檢出值為<10,40,20,80,10,單位為CFU/g,標準值為n=5,c=2,m=10,M=102,單位為CFU/g。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3.永壽縣祥和好又多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運城市鑫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東利+圖形)牌102克/袋東利鍋巴(油炸型膨化食品),菌落總數檢出值為2.0×104,3.2×104,2.5×104,2.7×104,1.8×104,單位為CFU/g,標準值為n=5,c=2,m=104,M=105,單位為CFU/g。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4.西安愛家超市有限公司吉祥路店銷售的標稱陜西卓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四通丁丁牌180克/袋丁丁樂粑,酸價(以脂肪計)檢出值為6.7mg/g,標準值為≤5mg/g;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出值為2.1g/100g,標準值為≤0.25g/100g。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5.標稱彬州市自來水公司生產的18.9升/桶公主泉飲用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0,1,0,1,0,單位為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6.標稱彬州鳴玉池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8.9L/桶鳴玉池飲用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13,2,0,0,0,單位為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7.府谷縣天天一泉桶裝水銷售店銷售的標稱府谷縣天天一泉飲業連鎖有限公司生產的天天一泉牌18.9L/桶天天一泉桶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22,0,0,12,0,單位為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8.標稱神木市李家畔圣泉純凈水廠生產的17L/桶圣泉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9,4,0,0,0,單位為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9.標稱彬州林森大自然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8.9L/桶大自然包裝飲用水,大腸菌群檢出值為0,0,2,0,0,單位為CFU/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mL;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1,9,8,0,0,單位為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10.標稱旬邑馬欄山泉水務有限公司生產的馬欄山泉牌18.9L/桶飲用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0,0,0,0,3,單位為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11.標稱洛南縣愛心純凈水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8.9升(5加侖)/桶愛心飲用純凈水,亞硝酸鹽(以NO??計)檢出值為0.018mg/L,標準值為≤0.005mg/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12.標稱涇陽縣園點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7L/桶綠盈盈包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檢出值為8,0,0,17,0,單位為CFU/250mL,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檢驗機構為西安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13.永壽縣祥和好又多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烏雞,磺胺類(總量)檢出值為8100μg/kg。農業部公告第235號規定為≤100μg/kg。檢驗機構為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14.紫陽萬友鮮生商貿有限公司大地分公司銷售的標稱烏雞,磺胺類(總量)檢出值為163μg/kg,農業部公告第235號規定為≤100μg/kg;金剛烷胺檢出值為114μg/kg,農業部公告第560號規定為不得檢出。檢驗機構為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15.陜西華山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潤發店銷售的標稱北京優倍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北京海德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60g(1g/片×60片/瓶)的氨糖骨膠原鈣維生素K酪蛋白磷酸肽片,維生素K1檢出值為1.04mg/100g,(企業標準規定檢出值為1.49~2.4mg/100g)。初檢機構為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北京海德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并申請復檢,經云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維持初檢結論。
不合格產品處置情況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咸陽、渭南、府谷、神木、商洛、西咸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并進行整改;咸陽、楊凌、西安、府谷、神木、商洛、西咸新區、安康、寶雞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查處情況將于法定時限內向社會公布。
消費者如在市場上發現或購買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不合格產品,請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反映。
關于部分檢驗項目的說明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雖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為0.25g/100g。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終產品油脂氧化。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規定n=5,c=2,m=104,M=105CFU/g。造成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規定n=5,c=2,m=10,M=102CFU/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中規定n=5,c=0,m=0CFU/mL。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等。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膨化食品》(GB 17401—2014)中規定,酸價(以脂肪計)最大限量值為5mg/g KOH。酸價超標的原因,可能與企業原料采購把關不嚴、生產工藝不達標或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等有關,特別是存貯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敗致使酸價超標。酸價超標的食品會有哈喇味,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食用后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并損害肝臟。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于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桶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原因可能是水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部分企業對環境衛生監管不到位,操作不夠規范,生產過程中交叉污染;流通環節中,存放時間長,水桶多次循環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風險。
亞硝酸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水體被污染的情況,若飲用亞硝酸鹽嚴重超標的水可能會引起中毒。《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規定,亞硝酸鹽在包裝飲用水中最大限量值為0.005mg/L(以NO2-計)。水中的亞硝酸鹽可由硝酸鹽轉化而來,硝酸鹽有天然來源和人為來源,水體被細菌污染后,在一定溫度下細菌會釋放出硝酸鹽還原酶,將水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另外如果消毒控制不當,也會導致輸水系統中亞硝酸鹽濃度升高。
磺胺類藥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較廣譜、性質穩定、使用簡便的抗菌藥,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強抑制作用。《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磺胺類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和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長期攝入磺胺類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導致泌尿系統和肝臟損傷等健康危害。
金剛烷胺是一類抗病毒藥物,對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在人類流感類疾病防治和畜禽疫病防治領域得到大范圍應用。但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積累的藥物殘留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長期積累會使人體產生神經毒性,并誘導人類流感病毒產生變異以及耐藥性增強,給人類健康造成影響,農業部公告第560號將金剛烷胺列入首批獸藥地方標準廢止目錄。雞肉中檢出金剛烷胺,可能是部分養殖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淡薄并受到短期經濟利益的驅使,在養殖生產中違規使用金剛烷胺等抗病毒藥物。
維生素K1屬于維生素的一種,在人體內具有參與凝血和骨骼代謝作用。維生素K1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原輔料質量控制不嚴,生產加工環節控制不嚴,包括生產加工過程中攪拌不均勻、企業未按產品標簽明示值或企業標準的要求進行添加等。
附件:
本次檢驗項目
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產品信息
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