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包頭12月18日電 (記者陳沸宇、吳勇)半年來停水近200次,最長的一次連續停水3天,卻沒有一個居民打電話投訴,為啥?“因為我們之前都知道,建凈水廠要趕工期。大伙都盼著今天,隨著凈水廠落成通水,喝上放心的凈化水。因為改造管網而停水,我們理解!”內蒙古包頭白云鄂博礦區居民劉潤生,一語道破緣由。
白云鄂博礦區擁有我國最大的鐵―氟―稀土綜合礦床,地下水中的氟、微生物和其他礦物質成分嚴重超標,不適合飲用。
在白云鄂博礦區居民家中,最“年輕”的供水管網已經使用了40年,因為跑冒滴漏嚴重,時常停水,所以家家戶戶都備著存水的水桶、水缸。今年上半年,過去一直由企業負責的“三供一業”,即供水、供氣、供暖和物業,轉交地方政府管理。吃水難、水難吃的兩大難題,成了當地政府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第一件民生大事。
7月7日,白云鄂博礦區第一座凈水廠破土動工。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凈水廠于12月18日落成通水。針對目前當地3000立方米的日用水量,凈水廠設計日處理能力為9000立方米,即使水源地停止供應水源,也能滿足3萬礦區居民3天的不間斷用水。經檢測,水出廠時的12項主要指標完全符合飲用標準。
打開水龍頭,劉潤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燒了一壺水,泡上一杯好茶,然后接了滿滿一大盆,把魚缸里的水也換了出來。“人喝上了好水,讓我的魚跟著沾沾光……”他高興地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