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吃烤肉的時候,喜歡先用紫蘇將烤肉包起來,然后再吃,這樣不僅能解膩,而且會使烤肉帶上一種特殊的香氣。其實,紫蘇的作用遠不止于此,正確食用紫蘇還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那么,紫蘇都有哪些營養價值?如何正確食用紫蘇呢?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據《生命時報》報道,紫蘇又被稱為紅蘇、香蘇、赤蘇等,其葉、梗、籽都具有藥食兩用的作用,可謂“全身是寶”。紫蘇葉和梗中含有紫蘇酮、迷迭香酸、葉黃素等活性成分。研究顯示,將這些活性成分濃縮制成藥品或保健品后服用,可以達到抗氧化、抗抑郁、抗過敏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人們日常食用紫蘇葉攝取到的活性物質含量較低,達不到臨床劑量,所以不能用其代替某些藥物。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本草求真》記載,紫蘇專入肺,兼入心、脾,味辛,溫。凡風寒偶傷,氣閉不利,心膨氣脹,并暑濕泄瀉,熱閉血衄、崩淋,喉腥口臭,俱可用此調治。取其辛能入氣,紫能入血,香能透外,溫可暖中,使其一身舒暢,故命其名曰蘇。由此可見,紫蘇的確功效頗多。
那么,如何正確食用紫蘇呢?《羊城晚報》建議,紫蘇性辛溫,能解魚蟹毒,用于緩解因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等,可單獨食用或配生姜合用,因此人們在蒸煮螃蟹時,可以放一把紫蘇葉;紫蘇具有行氣寬中的作用,可用于緩解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癥,因此體質偏寒者可將紫蘇與藿香合用,體質偏熱者可將紫蘇與黃連合用,氣滯痰結者可將紫蘇與半夏、厚樸合用;紫蘇還可以用于改善妊娠嘔吐、胸腹滿悶等癥狀,可與陳皮、砂仁同用。
此外,人民健康網介紹,紫蘇葉和梗香味獨特,可以搭配烤肉一起吃,還可以用其拌涼菜,起到調味的作用。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