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 |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 發布文號 | 農質安發[2010]17號 |
---|---|---|---|
發布日期 | 2010-08-09 | 生效日期 | 2010-08-09 |
有效性狀態 | ![]() | 廢止日期 | 暫無 |
屬性 | 專業屬性 | 其他 | |
備注 | 暫無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局、站、辦)、無公害農產品工作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
為進一步規范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品)現場檢查工作,根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規范》(農質安發[2005]5號)和《關于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審核工作的通知》(農質安發[2009]8號)精神,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組織制定了《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品)認證現場檢查評定細則》,現予以印發,請各地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中遵照執行。原《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種植業、漁業產品)現場檢查實施細則》(試行)(農質安發[2005]7號)中涉及種植業產品的相關規定同時廢止。
二Ο一Ο年八月九日
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品)認證現場檢查評定細則
第一條 根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規范》,制定本評定細則。
第二條 本評定細則適用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過程中對種植業產品實施現場檢查的評定活動,包括現場檢查的內容、判定方法和結論等。
第三條 現場檢查的內容包括質量管理體系、產地環境、生產記錄、投入品管理、產品質量、初級加工產品管理等,評定項目分關鍵檢查項目(條款號后加※表示)和一般檢查項目。
第四條 在現場檢查時,凡屬不完整、不齊全的項目,稱不合格項。關鍵檢查項目如不合格則稱為嚴重不合格項;一般檢查項目不合格則稱為一般不合格項。在“結論”欄中,合格者打“√”,不合格者打“×”。關鍵檢查項目出現不合格,檢查員應對此說明原因。對于不適用的檢查項目,檢查員應在備注欄說明。
第五條 現場檢查結論的評定原則如下:
項目 | 結果 | |
嚴重不合格項 | 一般不合格項 | |
0 | 小于15% | 現場檢查通過 |
0 | 15%-30% | 限期整改,跟蹤檢查 |
0 | 大于30% | 現場檢查不通過 |
大于等于1 |
|
第六條 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產品)認證現場檢查評定項目表:
條款 | 檢查項目 | 結論 | 備注(原因) |
一、質量管理體系 | |||
1※ | 申請人應具有組織管理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承擔責任追溯的能力。 查:申請人的資質證明條件 |
|
|
2※ | 申請人應具有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各類管理制度、生產操作規程、人員培訓制度、生產記錄制度等。 查: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
|
|
3 | 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主體和公司+農戶形式申報的申請人,應具有對合作農戶管理的措施和產品質量保證能力。 查:申請人與合作農戶簽署的含有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措施的合作協議和農戶名冊(包括農戶名單、地址、種植規模) |
|
|
4 | 申請人應具有內部管理和熟悉質量安全的內檢人員。 查:無公害農產品內檢員證書 |
|
|
5 | 負責指導投入品使用的農技人員應能勝任相應的工作。 查: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
|
|
6 | 具有定期培訓制度。生產人員、操作人員應定期接受培訓,以適應無公害生產的要求。 查:培訓記錄 |
|
|
二、產地環境 | |||
7 | 應明確產地區域范圍(產地名稱、產地面積、位置示意圖)。 查:現場查看 |
|
|
8 | 產地區域范圍內應無對農業生產活動和產地環境存在潛在危害的污染源。 查:現場查看 |
|
|
9※ | 產地土、水、氣應符合無公害種植業產品產地環境的要求。 查:《產地環境檢測報告》和《產地環境評價報告》或《產地環境質量調查報告》或《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
|
|
三、記錄管理 | |||
10 | 所有文件記錄應至少保存兩年。 查:文件記錄 |
|
|
11 | 有專人和專門的地方保存記錄。 查:現場查看 |
|
|
12 | 具有可追溯的產品銷售記錄。 查:銷售記錄(銷售日期、銷售地、銷售量) |
|
|
四、投入品管理 | |||
(一)植保產品 | |||
13 | 應針對病、蟲、草害或靶標,合理選擇植保產品。 查:生產技術規程、用藥記錄 |
|
|
14※ | 應保留使用的植保產品的購貨憑證,并記錄相關情況。 查:植保產品的購貨憑證、入庫記錄 |
|
|
15 | 使用的植保產品應經國家登記許可。 查:使用植保產品的登記證號 |
|
|
16※ | 不應使用禁用的植保產品。 查:用藥記錄、現場查看 |
|
|
17 | 應記錄施用植保產品的地塊、果園或溫室的相關信息。 查:用藥記錄 |
|
|
18 | 應記錄植保產品處理的作物名稱和品種。 查:用藥記錄 |
|
|
19 | 應記錄植保產品的使用日期。 查:用藥記錄 |
|
|
20 | 應記錄植保產品的使用方法。 查:用藥記錄 |
|
|
21 | 應記錄植保產品的使用量。 查:用藥記錄 |
|
|
22 | 應記錄植保產品的施用人員。 查:用藥記錄 |
|
|
23※ | 植保產品的使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間隔期的規定。 查:用藥記錄、采收記錄 |
|
|
24 | 剩余藥液或清洗廢液應根據國家或地方法規進行處理。 查:現場查看 |
|
|
25 | 對使用過的容器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收集和處理。 查:現場查看 |
|
|
26※ | 植保產品應有專門的地方進行儲存,并有專人進行管理。 查:現場查看、領用記錄 |
|
|
(二)肥料 | |||
27 | 應保留使用的肥料的購貨憑證,并記錄相關情況。 查:肥料的購貨憑證、入庫記錄 |
|
|
28 | 應記錄施肥的地塊、果園或溫室的有關信息。 查:施肥記錄 |
|
|
29 | 應記錄所有肥料施用的日期。 查:施肥記錄 |
|
|
30 | 應記錄所有肥料施用的類型。 查:施肥記錄 |
|
|
31 | 應記錄所有肥料的施用量。 查:施肥記錄 |
|
|
32 | 應記錄所有肥料的施用方法。 查:施肥記錄 |
|
|
33 | 應記錄施肥人員的姓名。 查:施肥記錄 |
|
|
34※ | 肥料的使用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 查:施肥記錄 |
|
|
35 | 不允許使用人類生活的污水淤泥和城市垃圾。 查:現場查看、相關制度 |
|
|
五、產品質量 | |||
36※ | 產品質量應符合無公害食品行業標準的要求。 查:《產品檢驗報告》 |
|
|
37※ | 收獲的產品應與植保產品、有機肥料及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分開儲存。 查:現場查看 |
|
|
六、初級加工產品管理(適用于申報產品為初級加工產品的) | |||
38※ | 加工廠應有國家規定的資質。 查: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 |
|
|
39 | 制定了衛生管理和消毒制度,并嚴格執行。 查:文件資料、現場查看 |
|
|
40 | 應按無公害食品加工技術規范生產。 查:加工技術規程、加工生產記錄 |
|
|
41※ | 加工原料應受控。輔料應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不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或非食用物質。 查:原輔料使用記錄、現場查看 |
|
|
42 | 應有符合要求的產品貯藏和運輸設施。 查:現場查看 |
|
|
43 | 產品包裝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包裝的相關規定。 查:現場查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