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青海省2022年新開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其中,食品領域有30項,如下:
食品領域青海省二〇二二年基礎研究計劃項目表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研究內容及指標
承擔單位
項目負責人
項目起止年限
經費(萬元)
備注
總科技投入
擬資助
2022年資助
2023年資助
2024年資助
一、自然科學基金計劃
2022-ZJ-901
全基因組藏羊優(yōu)異性狀分子元件解析與育種應用研究
研究內容:
1.全基因組藏羊優(yōu)異種質資源挖掘和調控機理研究:優(yōu)異種質資源分子調控元件挖掘;優(yōu)異種質資源分子調控元件功能解析。
2.分子調控元件功能驗證和全基因組高效檢測技術研究:調控元件功能驗證和精準定位;全基因組高效檢測技術研究。
3.專門化品系分子設計技術研發(fā)和分子選育核心群組建:專門化品系分子設計技術研究;專門化品系核心群組建和分子選育。
預期成果:
1.建成藏羊優(yōu)異種質資源遺傳數據平臺1個;開發(fā)適用于藏羊精準選育的全基因組高通量、低成本、低密度檢測技術1套。
2.獲得優(yōu)異性狀調控分子元件4-6個,開發(fā)育種相關分子標記4-6個。
3.建立藏羊新品種(品系)分子設計技術2-3套。
4.申請發(fā)明專利3件,授權發(fā)明專利1件。
5.申請軟件著作權1件,申請地方標準3項。
6.發(fā)表藏羊重要性狀機理解析高質量SCI論文8篇,中文核心3篇。
7.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3名,團隊引進博士2名,培養(yǎng)一支10人以上主要由研究生學歷科研人員組成的國內有影響力的藏羊分子育種科研團隊。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趙凱
2022.01
-
2024.12
270
270
90
90
90
創(chuàng)新團隊
2022-ZJ-902
青藏高原特色種質資源鑒定、創(chuàng)新與優(yōu)異基因挖掘
研究內容:
1.開展高原特色農作物、特色園藝作物、禾本科牧草、枸杞、蕨麻、草莓等野生種、農家品種以及創(chuàng)制的各類品系產量、品質、抗逆性研究。
2.種質群體多樣性、全基因組功能單倍型自然變異特征和育種過程中骨干親本研究。
3.高產、優(yōu)質、抗逆、早熟等特性的優(yōu)異種質資源創(chuàng)制研究。
4.分離群體,定位相關基因或QTL,對部分基因進行功能研究。
5.開展逆境脅迫下,油菜、青稞、馬鈴薯、辣椒、甘藍種質材料的多組學關聯(lián)及逆境下相關表型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
預期成果:
1.定位油菜早熟、籽粒密度、有限花序、自交不親和、葉綠素含量,青稞早熟、抗倒和氮磷高效利用,辣椒果皮顏色,燕麥耐低氮等性狀相關基因或QTL 8-10個。
2.完成20個以上已克隆基因的有利功能單倍型的發(fā)掘,篩選有利基因功能單倍型3-5個。
3.鑒定篩選具有抗逆、優(yōu)質、高產等特性的高原種質51份;創(chuàng)制目標性狀突出且綜合性狀較好的優(yōu)異種質11份;建立3個蕨麻種質資源圃。
4.發(fā)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7篇,其中中文核心論文19篇,SCI論文8篇。
5.申請發(fā)明專利或植物新品種權3件。
6.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18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趙志剛
2022.01
-
2024.12
300
300
100
100
100
創(chuàng)新團隊
2022-ZJ-904
紫花苜蓿虧缺灌溉與增產節(jié)水耦合效應研究
研究內容:
1.柴達木干旱區(qū)紫花苜蓿高產穩(wěn)產與虧缺灌溉耦合效應研究。
2.基于虧缺灌溉技術的紫花苜蓿生理過程研究。
3.柴達木干旱區(qū)紫花苜蓿增產穩(wěn)產虧缺灌溉技術集成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柴達木地區(qū)適于紫花苜蓿生產的合理灌溉閾值;建立柴達木地區(qū)紫花苜蓿虧缺灌溉技術體系1套。
2.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件。
3.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3名;培訓農民150人次;培養(yǎng)團隊1-2名學術骨干。
4.發(fā)表SCI論文1篇,CSCD論文3篇。
技術指標:
研發(fā)適宜該地區(qū)的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增產節(jié)水技術1套,使紫花苜蓿種植過程達到節(jié)水20%以上。
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
郭正剛
2022.01
-
2024.12
35
35
35
0
0
面上項目
2022-ZJ-909
基于WGS技術的青稞抗條紋病基因精細定位和候選基因分析
研究內容:
1.青稞資源中抗條紋病基因挖掘。
2.遺傳群體的構建和抗性鑒定。
3.抗感池的構建、全基因組重測序分析,抗病基因候選區(qū)段初步確定。
4.分子標記的開發(fā)設計和抗條紋病基因的精細定位。
5.候選抗病基因功能注釋和驗證。
預期成果:
1.發(fā)表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篇。
2.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
3.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3名。
4.登記省級科技成果1項。
5.構建1-2個主效基因的精細遺傳連鎖圖譜。
技術指標:
對3-4個青稞雜交組合進行抗條紋病基因SNP分子定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侯璐
2022.01
-
2024.12
35
35
35
0
0
面上項目
2022-ZJ-911
基于RNA-seq技術的出芽短梗霉PA-2對藜影響的分子機理研究
研究內容:
1.出芽短梗霉菌PA-2與藜互作過程中轉錄組差異顯著基因功能研究。
2.出芽短梗霉菌與番茄互作過程中表達量上升相關基因的致病機理研究。
3.與葉綠體代謝相關的酶基因在藜響應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預期成果:
1.發(fā)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論文1篇。
2.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
3.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3名。
4.利用 RNA-seq技術對出芽短梗霉菌PA-2侵染藜前后的基因表達變化進行分析,找到藜葉片響應PA-2的葉綠體關鍵基因。
5.解析出芽短梗霉菌PA-2侵染與藜的可能互作機制,深入挖掘PA-2關鍵致病因子。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程亮
2022.01
-
2024.12
35
35
35
0
0
面上項目
2022-ZJ-913
苦豆子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及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
研究內容:
1.苦豆子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
2.苦豆子及其近緣類群的葉綠體系統(tǒng)發(fā)育基因組學研究。
3.苦豆子種質資源收集和保存。
預期成果:
1.揭示苦豆子葉綠體基因組基因組成、序列變異以及變異的進化意義,重建苦豆子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提出荒漠藥用植物系統(tǒng)發(fā)育基因組學的新觀點。
2.收集和保存苦豆子自然分布區(qū)內不同基因型、多個種群的種質資源,建立該物種種質資源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
3.發(fā)表論文2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
4.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件。
5.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師范大學
蘇旭
2022.01
-
2024.12
35
35
35
0
0
面上項目
2022-ZJ-927
黑果枸杞花青素介導Nrf2和NF-κB信號通路減輕H9c2細胞低氧損傷及對低氧適應性調控作用的研究
研究內容:
1.黑果枸杞花青素對H9c2細胞低氧應激氧化損傷作用機制研究。
2.黑果枸杞花青素對H9c2細胞低氧適應性的作用研究。
預期成果:
1.構建H9c2細胞低氧損傷模型。
2.明確黑果枸杞花青素對H9c2細胞低氧應激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機制。
3.構建H9c2細胞低氧適應性ceRNA 調控網絡,探索低氧適應相關miRNA 在H9c2細胞基因間交流的分子機制,闡明黑果枸杞花青素調控H9c2細胞低氧適應性的作用機理。
4.發(fā)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篇。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5名。
青海大學
吳華
2022.01
-
2024.12
35
35
35
0
0
面上項目
2022-ZJ-930
寬葉獨行菜藥效物質基礎及質量標準研究
研究內容:
1.寬葉獨行菜化學成分純化與結構鑒定。
2.寬葉獨行菜化學成分活性研究。
3.寬葉獨行菜標志物質量評價研究。
預期成果:
1.建立寬葉獨行菜中化學成分的高效液相二維色譜分離制備方法,分離制備單體化合物20個。
2.建立體外抑菌、抗氧化活性篩選模型,明確化學成分的半數抑制濃度 IC50值。
3.建立寬葉獨行菜標志物質量評價研究方法。
4.發(fā)表論文2篇,其中SCI/EI/ISTP 索引論文1篇,中文核心論文1篇。
5.申請發(fā)明專利2件。
6.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1名。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于瑞濤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面上項目
2022-ZJ-943Q
三江源區(qū)野牦牛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及功能對食性季節(jié)性變化的響應機制研究
研究內容:
1.三江源區(qū)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及野牦牛食性季節(jié)性變化特征研究。
2.野牦牛食性季節(jié)性變化對其腸道微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影響研究。
3.食性驅動野牦牛腸道微生物適應性的機制研究。
預期成果:
1.形成1套用于三江源區(qū)植被和動物糞便葉綠體DNA提取和擴增的完善技術體系,為青藏高原分子植物學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構建三江源區(qū)高寒草地DNA宏條形碼文庫,該文庫可為三江源及整個青藏高原植物物種的快速鑒定提供數據支撐。
3.發(fā)表論文5篇,其中SCI論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4.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件。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名。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劉宏金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47Q
辣椒果皮皺縮性狀的遺傳分析及其優(yōu)質基因的挖掘
研究內容:
1.辣椒果皮皺縮性狀的顯微結構觀察分析。
2.辣椒果皮皺縮性狀的遺傳特性研究。
3.辣椒果皮皺縮性狀的基因定位研究。
4.辣椒果皮皺縮性狀候選基因多組學聯(lián)合分析預測。
5.辣椒果皮皺縮性狀候選基因預測驗證。
6.與辣椒果皮皺縮性狀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皺皮辣椒表皮和果肉組織在不同發(fā)育階段的顯微結構。
2.明確辣椒果皮皺縮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辣椒皺皮與光皮的顯隱性關系及控制辣椒果皮皺縮性狀的基因位點數。
3.獲得辣椒果皮皺縮性狀基因的精細定位候選區(qū)間,并預測候選基因。
4.發(fā)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篇。
5.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
6.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鄧昌蓉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48Q
青稞內源油菜素內酯失活基因功能研究
研究內容:
1.HvBAS1-1和HvBAS1-2序列生物信息學研究。
2.HvBAS1-1和HvBAS1-2表達的時空性與調節(jié)信號(BRs水平、溫度、光照等)研究。
3.HvBAS1-1和HvBAS1-2功能的異同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青稞內源HvBAS1-1和HvBAS1-2基因在在油菜素內酯代謝中的功能。
2.明確青稞在青藏高原嚴酷環(huán)境的適應性生存與植物激素BRs間關系。
3.發(fā)表論文2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論文1篇。
4.協(xié)助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名,培養(yǎng)本科生3名。
青海大學
司建萍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53Q
噬菌體雞尾酒治療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感染的效果評價與研究
研究內容:
1.噬菌體的分離篩選和形態(tài)學研究。
2.噬菌體的基因組學研究。
3.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
4.噬菌體雞尾酒治療效果研究。
預期成果:
1.建立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的小鼠感染模型。
2.完成噬菌體雞尾酒治療多重耐藥性大腸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評價,并明確噬菌體雞尾酒的最佳給藥條件。
3.發(fā)表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
4.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名。
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
韓生義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70Q
青藏高原黃河源區(qū)豆禾混播草地生產力和土壤有機碳穩(wěn)定性研究
研究內容:
1.青藏高原農牧交錯區(qū)豆禾混播草地不同土壤團聚體水平上有機碳穩(wěn)定性的研究。
2.高寒豆禾混播草地中土壤微生物驅動的土壤有機碳分解和固持之間的平衡機制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豆禾混播草地中不同土壤團聚體水平上土壤有機碳穩(wěn)定性的物理保護性機制。
2.明確豆禾混播草地中由微生物介導的土壤有機碳分解和固定相平衡的內在驅動機制。
3.發(fā)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
4.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羅崇亮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74Q
青海東部土壤硒調控紫花苜蓿低溫脅迫應答的機制研究
研究內容:
1.硒對低溫脅迫條件下紫花苜蓿生長的影響研究。
2.硒對低溫脅迫條件下紫花苜??鼓嫦嚓P指標的影響研究。
3.硒對低溫脅迫條件下紫花苜蓿轉錄組的影響研究。
預期成果:
1.闡明土壤硒對紫花苜蓿低溫脅迫的調控效果。
2.明確土壤硒調控紫花苜蓿低溫脅迫的生理及分子機制。
3.發(fā)表學術論文2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
4.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件。
5.登記軟件著作權2項。
6.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3名。
青海大學
拜彬強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75Q
白菜型油菜有限花序基因Brdt1的精細定位與克隆
研究內容:
1.有限花序基因Brdt1的BC3F1定位群體構建。
2.有限花序基因Brdt1的精細定位。
3.有限花序基因Brdt1精細定位區(qū)間解析。
4.無限花序/有限花序基因BrDT1/Brdt1克隆。
5.候選基因驗證研究。
預期成果:
1.挖掘有限花序基因Brdt1的候選基因,明確其表達情況。
2.發(fā)表學術論文2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
3.培養(yǎng)本科生3名。3.獲得1-2個有利于白菜型油菜有限花序性狀輔助選擇的分子標記。
技術指標:
Brdt1基因定位到200Kb以內。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陳翠萍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76Q
漸進式干旱脅迫下燕麥光合作用轉錄調控機制研究
研究內容:
1.漸進式田間干旱脅迫下燕麥光合作用轉錄調控網絡研究。
2.漸進式田間干旱脅迫下燕麥光合生理變化研究。
3.中樞基因對燕麥光合作用響應漸進式干旱的調控機制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燕麥光合生理在田間漸進式干旱脅迫下的變化規(guī)律。
2.明確中樞基因對漸進式干旱脅迫下燕麥光合作用的調控機制。
3.發(fā)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4.登記省級科技成果1項。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
琚澤亮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78Q
青海省小麥-小檗條銹菌繁殖模式和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
研究內容:
1.青海省小麥-小檗條銹菌群體之間的基因交流及菌源關系研究。
2.青海省小麥與轉主寄主小檗上的小麥條銹菌群體有性繁殖及時空區(qū)域研究。
3.不同小檗種類的條銹菌遺傳多樣性研究。
預期成果:
1.闡明自然感病條件下青海省小麥與轉主寄主小檗上的小麥條銹菌群體發(fā)生有性繁殖及時空區(qū)域情況。
2.確定不同小檗種類對條銹菌遺傳多樣性的作用。
3.發(fā)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4.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黃苗苗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2022-ZJ-979Q
青海草地早熟禾根際微環(huán)境對不同海拔高寒草地養(yǎng)分調控的驅動機理研究
研究內容:
1.不同海拔高寒草地青海草地早熟禾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組成和類型研究。
2.不同海拔青海草地早熟禾根際土壤性質(養(yǎng)分含量、微生物、優(yōu)勢物種根際養(yǎng)分富集狀況、養(yǎng)分元素比和胞外酶活性)變化研究。
3.不同海拔高寒草地青海草地早熟禾植物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變化特征研究。
4.青海草地早熟禾根際養(yǎng)分、微生物及分泌物在養(yǎng)分循環(huán)轉化方面的交互適應機制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不同海拔高度青海草地早熟禾參與養(yǎng)分循環(huán)轉化的關鍵代謝物、根際水解酶活性、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
2.闡明青海草地早熟禾根系分泌物介導下植物-土壤-微生物根際微環(huán)境中的養(yǎng)分循環(huán)轉化的調控機制。
3.發(fā)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3篇。
4.登記省級科技成果1項。
5.協(xié)助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
馬源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青年項目
二、應用基礎研究計劃
2022-ZJ-712
馬鈴薯青薯9號抗晚疫病基因的鑒定和功能驗證
研究內容:
1.青薯9號所含已知抗病基因初步判斷。
2.青薯9號在致病疫霉菌不同侵染時期的轉錄組學分析。
3.青薯9號在晚疫病菌脅迫下的抗病防衛(wèi)反應機制研究。
3.青薯9號抗病基因的篩選和功能驗證。
預期成果:
1.闡明青薯9號的抗病基因組成和抗病遺傳背景。
2.明確青薯9號的抗病機制。
3.篩選青薯9號與抗病相關的關鍵基因3-5個,完成功能驗證。
4.發(fā)表論文3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賀苗苗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2022-ZJ-715
高寒地區(qū)燕麥/豌豆混播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根系-土壤互作機理
研究內容:
1.根系構型與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關系研究。
2.根際活化與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關系研究。
3.菌根侵染與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關系研究。
4.根系構型、根際活化和菌根侵染與氮素吸收利用的關系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根系構型與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在禾豆混播體系中資源生態(tài)位共享的補償效應。
2.明確根際叢枝菌根侵染在禾豆混播體系中氮素高效利用方面的促進作用。
3.發(fā)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4.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件。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
鮑根生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2022-ZJ-721
青稞幼苗中降血壓活性成分高通量篩選及活性評價研究
研究內容:
1.基于UPLC-MS-SPR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的青稞幼苗中ACEI和ARB活性成分高通量靶向篩選體系研究。
2.基于大孔樹脂、制備液相色譜和高速逆流色譜技術的ACEI和ARB降血壓活性成分的中試制備工藝研究。
3.青稞幼苗中降血壓活性成分的活性評價和構效關系研究。
4.青稞幼苗中降血壓活性成分的標準化研究。
5.基于降血壓成分或組分的原料和藥物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預期成果:
1.建立基于降血壓成分或組分的原料和藥物質量控制方法。
2.篩選ACEI和ARB降血壓活性成分3-5種。
3.建立基于大孔樹脂、制備液相和逆流色譜技術的降血壓活性成分或組分的中試制備工藝,制備樣品1Kg以上。4.發(fā)表SCI論文2篇。
5.申請發(fā)明專利2件。
6.協(xié)助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陳濤
2022.01
-
2024.12
15
15
15
0
0
2022-ZJ-722
基于深度測序的青藏高原大麥黃矮病毒(BYDV)GAV株系分子進化研究
研究內容:
1.青藏高原BYDVs株系變異動態(tài)分析研究。
2.不同寄主中BYDV-GAV分子進化研究。
3.不同采樣地區(qū)、時間BYDV-GAV分子進化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青藏高原不同分離寄主BYDV-GAV的起源與進化關系。
2.明確青藏高原不同采樣地區(qū)、時間的BYDV-GAV的起源與進化關系。
3.發(fā)表SCI/EI/ISTP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4.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閆佳會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2022-ZJ-725
青海高原野生枸杞資源收集及核心種質篩選研究
研究內容:
1.野生種質的收集與表型性狀的測定研究。
2.分子標記分析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
3.基于表型數據和分子標記構建核心種質。
4.基于SSR標記建立枸杞種質的二維碼指紋圖譜。
預期成果:
1.建立枸杞種質的二維碼指紋圖譜。
2.明確枸杞自然資源的分布狀況和野生資源量,收集野生種質50份以上。
3.構建枸杞核心種質篩選技術體系1套。
4.發(fā)表論文5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3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張得芳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2022-ZJ-726
青海地區(qū)十字花科蔬菜重大新發(fā)病害病原鑒定與防治研究
研究內容:
1.十字花科蔬菜不同作物重大新發(fā)黑心病發(fā)病現狀及治病類型研究。
2.黑心病致病病原菌鑒定、病優(yōu)勢病原菌快速檢測技術及DNA分子標記基因的篩選研究。
3.十字花科重大新發(fā)黑心病高抗品種及拮抗微生物抗病應用研究。
預期成果:
1.明確青海地區(qū)十字花科蔬菜重大新發(fā)黑心病的主要致病菌,建立其快速檢測方法1套。
2.獲得病菌形態(tài)學特征及分子生物學信息,篩選合適DNA分子的標記基因1個。
3.鑒定青海地區(qū)十字花科蔬菜主栽品種的帶菌率,篩選抗病品種1-2個。
4.利用拮抗微生物抗病技術,篩選高抗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劑或微生物菌肥1種。
5.發(fā)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6.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2名。
西寧市蔬菜技術服務中心、寧波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
張曉梅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2022-ZJ-727
芥菜型油菜丙烯基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基因的精細定位研究
研究內容:
1.重組自交系群體(RIL)和RIL高密度連鎖圖譜的構建研究。
2.RIL的硫苷含量的分析研究。
3.結合RIL群體的硫苷含量和基因型對芥菜型油菜硫苷含量的QTL定位研究。
4.芥菜型油菜硫苷含量的主效QTL鑒定研究。
5.芥菜型油菜硫苷含量主效QTL緊密連鎖標記開發(fā)研究。
6.芥菜型油菜硫苷含量主效QTL的精細定位研究。
預期成果:
1.獲得可以用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標記2-3個。
2.發(fā)表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
3.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技術指標:
1.在丙烯基硫苷含量主效QTL BJGSALqA2.1和BJGSALqA9.1所在區(qū)域分別構建1個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譜,并各獲得2-3個與其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遺傳距離小于3cm。
2.構建 BJGSALqA2.1和BJGSALqA9.1位點的近等基因系群體各1個,群體單株均不少于2000株。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姚艷梅
2022.01
-
2024.12
25
25
25
0
0
2022-ZJ-737
青海高原春小麥條銹病成株抗性基因的聚合分析
研究內容:
1.構建遺傳群體,不同抗性基因的累加聚合組合研究。
2.精確條銹病鑒定研究。
3.遺傳群體內成株期抗性基因聚合累加效應研究。
4.聚合累加成株期抗性基因效應評估研究。
5.高抗新品系創(chuàng)制。
預期成果:
1.構建遺傳群體5-10份。
2.獲得成株抗性基因有效聚合模式2-3個。
3.已聚合2-3個成株期抗性基因的品系5-10個。
4.發(fā)表SCI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5.培養(yǎng)人才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2名。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劉德梅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2022-ZJ-740
青海農田土壤自養(yǎng)微生物固碳潛力及對生態(tài)因子的響應規(guī)律研究
研究內容:
1.不同農田的固碳自養(yǎng)微生物多樣性研究。
2.固碳微生物菌株的分離鑒定及其固碳能力測定。
3.固碳微生物對生態(tài)因子的響應研究。
預期成果:
1.闡明固碳自養(yǎng)微生物豐度與土壤理化性質之間的關系。
2.闡明復配菌劑響應生態(tài)因子的固碳能力變化規(guī)律。
3.發(fā)表中文核心論文2篇。
4.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3名,本科生5名。
青海師范大學
周連玉
2022.01
-
2024.12
30
30
30
0
0
2022-ZJ-741
麥后復種豆科綠肥對土壤固碳及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研究內容:
1.種植綠肥對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研究。
2.麥后復種綠肥毛葉苕子對土壤綜合增溫潛勢的影響研究 。
3.種植綠肥對土壤有機碳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
4.種植綠肥的固碳減排機制研究。
預期成果:
1.闡明復種綠肥對溫室氣體及固碳減排機制。
2.提出固碳減排及環(huán)境效應方式1-2種。
3.發(fā)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4.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
5.引進博士研究生1名,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本科生2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韓梅
2022.01
-
2024.12
25
25
25
0
0
2022-ZJ-745
莖用萵苣苦味物質形成及調控機理研究
研究內容:
1.莖用萵苣苦味物質代謝網絡及篩選與苦味相關的物質構建。
2.苦味物質合成相關基因篩選和表達特性分析。
3.苦味物質合成相關候選基因的功能驗證。
預期成果:
1.明確莖用萵苣苦味相關的物質以及這些物質在莖用萵苣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合成積累分配規(guī)律。
2.明確苦味物質形成的分子機制。
3.發(fā)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SCI論文1篇,中文核心論文2篇。
4.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王麗慧
2022.01
-
2024.12
25
25
25
0
0
2022-ZJ-769
基于光譜融合分析的青稞發(fā)酵制品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內容:
1.紫外-近紅外光譜融合分析技術研究。
2.紫外-近紅外光譜融合技術在青稞酒主要質量指標的快速檢測及青稞酒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
3.青稞酒的紫外-近紅外光譜特征模型及其在青稞酒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
預期成果:
1.發(fā)表學術論文3篇,其中SCI/EI/ISTP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1篇。
2.申請發(fā)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1件。
3.登記軟件著作權1項。
4.登記省級科技成果1項。
5.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名。
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
張明錦
2022.01
-
2024.12
25
25
25
0
0
(來源:青海省科學技術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