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生態保護辦實事。加強漁業水域生態文明建設。積極開展青海“漁政亮劍2021”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安排了長江流域青海段禁捕、青海湖封湖育魚、黃河流域禁漁和漁業安全生產、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規范利用、打擊電魚活動、水產養殖用品規范使用、漁業安全生產等7個專項執法行動,保障漁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同時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生態畜牧業進程。積極協調落實資金,嚴防農業面源污染,在做好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落實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農田殘膜回收等工作,確保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環境質量。截至目前,全省落實化肥減量達20萬公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1.5%,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99.53%,其中大型規模養殖場的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了100%;積極探討空間技術在農牧業生產中應用,為全省生態畜牧業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數據資源和大數據服務。
依托“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民辦實事。為水井巷社區群眾開展了民法典宣講進社區活動,為化隆回族自治縣德恒隆鄉哇家灘村小學的孩子送去價值1000余元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為西寧兒童福利院送去價值2000余元的生活用品,為西臺社區困難、患病老人送去米面油等慰問品,為城中區民主街19名環衛工人送去愛心早餐,為莫家莊村困難家庭送去生活物資,組織志愿者到交通巷社區及周邊沿街清洗公交站牌、廣告欄、沿街護欄、垃圾箱,清理衛生死角,積極營造整潔、和諧、文明的城市環境。截至目前,全廳各級黨組織制定辦事實清單共115張,落實完成17個,正在推進98個。
傾力推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戰略要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成立專班,編制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精心安排部署,齊心協力推動輸出地建設工作,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以牦牛、青稞、藏羊、油菜、冷水魚、枸杞等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全力培育打造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現已培育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40家,參與聯合體的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達到475個。建立國家級、省級現代農牧業產業園28個。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圍繞深入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堅持標準化生產,以標準化促進綠色有機農牧業發展。
學習見實效,創新見真章。從綠色中走來的青海,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農牧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對口援青、東西部協作等援助平臺,“青字號”品牌宣傳推介不斷升級,并培育打造179個農牧業品牌,設立26個特色農產品促銷窗口,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4家,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