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小結
供應端:舊作方面,玉米持糧主體為貿易商及下游用糧企業,當前渠道庫存相對較高,貿易商挺價意愿強烈,需警惕7月之后企業集中出貨對玉米現貨價格形成的壓力。新作方面,產區土壤墑情較好,播種環節正常進行,部分地區播種環節進入尾聲,未來應關注氣溫偏低對玉米生長進度的影響。進口玉米方面,美玉米價格漲至高位,進口利潤受限,我國購買20/21年度美玉米節奏放緩,關注新作玉米的購買情況對我國玉米市場的影響。美農最新報告大幅上調新作玉米期末庫存,美玉米期價應聲回落,國內玉米盤面價格受其影響大幅下跌2.4%,應警惕外盤擾動所帶來的價格風險。
需求端:飼料需求上,生豬及禽類養殖處于產能恢復階段,長期對飼料需求有一定支撐,但受養殖利潤低迷且原料成本較高的影響,飼料企業使用替代谷物比例加大,對玉米飼料消費的支撐作用相對不明顯。深加工需求上,淀粉及酒精加工利潤相對低迷,前期企業備貨較多,短期難以大幅提升對原料玉米的需求。整體上看,當前玉米下游消費疲軟,短期內未見明顯需求方面驅動因素支撐玉米價格。
操作建議:玉米09寬幅震蕩,謹慎觀望。
風險提示:產區天氣情況;美盤擾動風險;養殖疫病情況。
本周主要數據/消息
4月29日,國際谷物理事會(IGC)周四發布的最新月度報告中,因美國中西部遭受寒潮天氣放慢播種,下調美國產量預估由3.84億噸至3.795億噸,上調阿根廷產量由5630萬噸至5930萬噸,上調歐盟產量由6510萬噸至6750萬噸,預估2021/22年度全球玉米產量下調100萬噸至11.92億噸。
5月1日,農業咨詢機構APK-Inform表示,過去一周,烏克蘭小麥出口價格每噸上漲14美元,因擔憂美國收成下滑。2019/20年度烏克蘭向海外買家出售約5700萬噸谷物,烏政府表示,由于收成欠佳,出口可能下滑至4570萬噸。
5月6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聚焦糧食安全議題,要求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切實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并提出多項穩產措施,包括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調控糧食市場保供穩價、嚴守耕地面積、提高單產水平等。
5月7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中國主要糧油作物面積和產量預計,其中,2021年玉米種植面積預估同比增加3.3%至4263萬公頃,玉米產量預估同比增加4.3%至2.72億噸。
近期,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發布《豬雞飼料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明確了根據玉米、豆粕替代原料的供應情況和市場價格,綜合性價比選擇適宜的飼料原料,旨在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型日糧配方結構,保障原料有效供給。此舉或將重塑谷物向中國出口的貿易流向。長遠來看,口糧飼用化長期或不可取,優化種植以及庫存結構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