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正在熱議新一輪“豬周期”開啟還需要多久的時候,豬價潑了一盆“冷水”。連續回升一周后,生豬期貨價格突然“栽了”。
昨日午后,生豬期貨主力2209合約減倉大幅下跌,回吐近一周漲幅,截至收盤報收18695元/噸,跌幅達2.43%,帶動2207和2209合約價差及基差均有所收斂。
市場發生了什么?現貨市場有什么異動?市場的交易邏輯變了?
查看當日A股豬產業板塊走勢,豬產業指數上漲0.85%。生豬養殖類上市公司牧原股份、唐人神、溫氏股份、傲農生物、天康生物等,當日股價均上漲2%以上。
從生豬現貨市場看,昨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的6月份第一周畜產品價格情況顯示,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5.8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9%,同比下降9.8%。全國仔豬平均價34.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3.2%,同比下降45.2%。
對于生豬期貨連續多日回升后突然跳水,徽商期貨生豬分析師尉秀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這反映出在生豬期價前期沖高后,當下出現分歧,部分多頭止盈離場。但可以看到的是,生豬期貨盤面40日及60日均線支撐仍舊較強,同時隨著供需雙緊基本面兌現的逼近,多頭大概率會逢低介入。
據了解,今年4月下旬開始,在供給前置的情況下,我國生豬現貨價格出現超預期反彈,生豬養殖利潤轉好。與此同時,豬價上漲也帶動了一波二次育肥,這批二次育肥在端午節前已經出欄一波,6月下旬或進入再次出欄的時間段。
展望6月生豬走勢,尉秀建議重點關注生豬出欄量及出欄體重對市場形成的雙重影響。
“具體來看,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大肥需求轉弱,中小養殖戶前期推遲出欄的肥豬近期或將積極出欄。同時,當下標豬與肥豬價差較小,僅在0.2—0.4元/斤,隨著天氣轉熱,標、肥價差有望逐漸拉開,刺激大豬出欄。后期需重點關注生豬出欄體重,尤其是7月份能否控制在標豬范圍內。相關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全國平均周度出欄體重為122.18公斤。6月份,仔豬逐漸進入補欄淡季,若仔豬價格持續回落,養殖場可能面臨不好銷售甚至銷售不出去的情況,考慮到市場的一致性預期,應關注養殖場是否會調整欄舍利用,提前出欄肥豬、育肥小豬。”尉秀說。
在方正中期期貨飼料養殖板塊研究員宋從志看來,6月份生豬現貨價格大概率延續季節性上漲,但上漲幅度難言樂觀。6月份天氣轉熱,被動出欄的大豬可能環比增加。生豬期現價格如何回歸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交易重點,主要交易邏輯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商品豬出欄量6月份下降幅度或趨緩。根據農業農村部此前發布的數據推算,能繁母豬數量2021年6月份為4564萬頭,達到近幾年最高水平,此后見頂回落,對應2022年4—5月份生豬出欄壓力見頂。因此,6月份生豬出欄可能環比繼續走低,但由于整體能繁母豬保有量不低,使得未來2—3個月的生豬出欄量可能仍然與2018年相當,疊加當前利潤改善后壓欄情況再度出現,預計天氣轉熱后,大豬的出欄壓力可能環比有所增加。
二是生豬由弱基本面和強預期過渡為強基本面和強預期仍需要時間。今年以來,飼料原料尤其是豆粕價格大幅上漲,嚴重侵蝕養殖利潤,部分養殖戶再度轉為深度虧損,導致上游再度開始被動去產能,加速中大豬出欄節奏,因此二季度的供給壓力有一定前置。5月份,生豬供給壓力環比改善以及消費進入季節性旺季,供需基本面環比好轉進一步增強了行業信心,現貨價格的季節性上漲對期貨遠月合約看漲預期也形成了正反饋。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的樂觀情緒很大可能是因為過去一段時間的壓力前置,因此在整體生豬供給寬松的情況下,6月份需警惕預期落空,果真如此,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回調。
三是生豬期價高升水以及大宗商品整體估值偏高仍是主要風險。當前,生豬遠月合約價格中性偏高,市場已經把周期反轉和季節性旺季預期交易到升水里,尤其是近月2207合約仍對部分地區現貨存在2000元/噸左右的升水,升水整體偏高也將限制期價的反彈幅度。此外,目前大宗商品市場整體估值偏高,一旦新作播種塵埃落定或俄烏沖突等風險解除,大宗農產品價格可能面臨較大的估值回歸壓力,或會成為拖累豬價的主要因素。
總的來看,宋從志認為,在當前供需格局趨于平衡的情況下,生豬價格重心在不斷上移;從期貨盤面看,近月合約因升水偏高難以大漲,遠月合約受強預期支撐,基差可能繼續保持弱勢,在能繁母豬及生豬絕對保有量不低的情況下,豬價波動幅度將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