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6月29日,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第27期食品抽檢信息,抽檢的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方便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糖、水產制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9大類樣品1189批次食品中,有11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
蔬菜、茶葉等6批次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6批次蔬菜、茶葉、禽肉等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其中,有2批次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臨滄市雙江縣雙江富村茶行銷售的、標稱雙江勐庫茗山古樹茶廠生產的普洱茶(熟茶)緊壓茶檢出草甘膦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武定縣獅山鎮新華聯購物中心銷售的豇豆檢出氧樂果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草甘膦是一種內吸傳導型廣譜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可以除去一年生或多年生惡性雜草,因具有髙效、低毒、廉價等特點而廣泛應用于很多領域,尤其是農業領域,現已成為全球生產和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劑。根據《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草甘膦在茶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1mg/kg。
氧樂果是一種廣譜高效的內吸性有機磷農藥,有良好的觸殺和胃毒作用。長期食用氧樂果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氧樂果在豆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2mg/kg。
還有,牟定超群購物有限公司銷售的黃豆芽檢出6-芐基腺嘌呤(6-BA)、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巧家縣時代潤發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烏骨雞肉檢出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
6-芐基腺嘌呤(6-BA)、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部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6-芐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2015年 第11號)中規定,生產者不得在豆芽生產過程中使用6-芐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霉素等物質,豆芽經營者不得經營含有6-芐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霉素等物質的豆芽。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家禽(產蛋期禁用)的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
另外,還有2批次雞蛋檢出甲硝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分別為:臨滄金泰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鮮雞蛋、曲靖市麒麟區老林土雞蛋經營部銷售的鮮雞蛋。
4批次油條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油條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分別為:昭通市鎮雄縣聯飛小吃店銷售的油條、昭通市大關縣翠華鎮必余小吃店銷售的油條、文山州丘北居云春早點店銷售的油條、玉溪市江川區胡記小吃店銷售的油條。
含鋁食品添加劑,比如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等,在食品中作為膨松劑、穩定劑使用,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妒称钒踩珖覙藴?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油炸面制品中鋁的最大殘留限量值(干樣品,以Al計)為100mg/kg。
1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為:楚雄高新區宏福源餐館自行消毒的菜盤檢出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發酵法、紙片法)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企業所在地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督促企業履行法定義務,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成因,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
(來源: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茶葉及相關制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餐飲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