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市黨委政府有關安全生產和食品安全部署要求,6月28日,蘭州市食安辦組織召開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與管理辦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細則(2021版)》,市教育局、市民宗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糧食局、市城管委、金城海關分管領導分別匯報了上半年及近期食品安全工作,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曹彥明同志圍繞確保高溫季節及重大節會食品安全、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等進行了動員部署。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源頭管控,全面推行耕地分類管理,在安全利用類耕地落實品種替代、水肥調控、土壤調理等農藝措施;加強初級農產品種養殖企業、農業合作社、畜禽屠宰場、大宗農產品供應基地等監管。嚴把糧食收購、儲存、銷售出庫質量安全關,防止不合格糧食流入口糧市場。要進一步突出食品安全重點領域監管。以酒類、飲料、乳制品、肉制品、地方特色食品、清真食品、保健食品、飲料、桶裝水等為重點品種,以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展銷會場、校園及周邊、校外托護點、中央廚房、網絡訂餐、餐飲連鎖企業、旅游景區、農家樂、集體聚餐、城鄉結合部、農村等為重點環節,以高溫季節、節會期間為重點時段,以生產經營者主體資格、進銷貨臺賬、索證索票、餐飲具洗消保潔等為重點內容,集中時間和力量,深入開展監督檢查。加強食品相關產品及餐具洗滌劑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產品來源是否合法,進貨臺賬是否詳細記載,產品及其包裝的標注標識是否符合要求等。
會議強調,各區縣各部門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從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高度,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各級各部門既要完善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全方位無縫隙監管、無空白監管責任制度,科學合理地界定監管事權,理順監管職責,保證有人監管、主動履行本職,又要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人防、技術支撐”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風險防控、智慧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要進一步凝聚監管合力,發揮整體優勢,完善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協調有序、高效運轉的綜合監管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齊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加強高溫季節食品安全防控。夏季高溫季節,食物易腐變,細菌易滋生,是食品安全事件多發期。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舉措。特別要關注高溫季節有儲存溫度要求的食品是否做到按規定儲存。要加大對各類美食節、旅游景區、農村集體聚餐場所、重大節會接待單位、建筑工地食堂,以往發生過食品安全事件的餐飲單位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對承辦升學宴、謝師宴、婚宴等一次性聚餐人數較多的餐飲單位,要重點管控,強化備案登記,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會議要求,要把持續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作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總載體和主抓手,長抓不懈,抓出實效。要對照新修訂的《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與管理辦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細則(2021版)》和中期評估問題整改責任清單,深入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各區縣、高新區和各成員單位要在鞏固成果的同時,下大力氣解決存在的問題。區縣黨委政府是創建的主體,要發揮核心主導作用,牽頭抓總,吃透標準,找準問題,落準措施,突出問題導向,加快補齊工作短板。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制定工作制度和配套措施,細化行動方案,在履行法定職責的同時,建立部門協作機制,開展綜合整治,聯合懲戒機制,在創建為民上下真功,實實在在解決一批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痛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