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背景
為進一步提高“十四五”期間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去年底以來,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謀劃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健全“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機制,做到不合格的不上市、不進戶、不上桌,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為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和省畜牧局等部門,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
二、總體思路
《若干措施》起草的總體思路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堅持“四個最嚴”要求,緊扣省委省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目標,按照體現最嚴要求、加強源頭治理、強化全程管控、突出問題導向、部門協同配合和措施嚴實、目標具體、責任清晰的原則,從“產”、“管”兩個方面發力,制定了24條措施,構建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機制。
三、主要內容
《若干措施》共分6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加強種植養殖源頭管控,共4條(1-4條),包括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加強涉重金屬行業企業監管、嚴格農業投入品管控、嚴把種養環節用藥安全,強化源頭治理,夯實食用農產品質量本質安全。
第二部分是嚴控畜禽屠宰環節風險,共2條(5-6條),包括強化畜禽屠宰環節監管和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置,著重防范肉類產品安全風險。
第三部分是強化流通銷售環節安全監管,共5條(7-11條),包括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加強收購運輸貯存環節監管、嚴格批發市場準入管理、開展網絡交易監管、嚴格進出口食品監管,其中,開展收購運輸貯存環節和網絡交易監管是兩項消除監管空白、具有創新性的工作,加強進出口食品監管,體現了全覆蓋、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要求。
第四部分是嚴格食品生產加工過程監管,共3條(12-14條),包括加強生產企業質量管控、開展特殊食品體系檢查、嚴把餐飲加工制作關,對落實主體責任提出了更嚴要求,對突出風險制定了更嚴措施。
第五部分是健全完善監管機制,共6條(15-20條),包括開展專項整治、強化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推進食用農產品和食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建立跨部門同級信息通報和反饋制度、強化執法行刑銜接、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其中,著眼增強全省食品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明確提出:今年年底前,建成全省食用農產品和食品信息化追溯平臺并投入使用;另外,建立食用農產品快檢復檢快速通道、同級通報和反饋機制都是創新性制度安排。
第六部分是進一步壓實責任,共4條(21-24條),包括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加強基層監管機構建設、明確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強化考評指導,其中,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全面開展自我公開承諾是一項全新的要求,對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投入品生產經營實行網格化管理,以實現精細化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