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備受業界關注的“第四屆中國豬業科技大會”通過云端與大家見面,正式開啟為期一周的知識盛宴。在當前豬業面臨多重挑戰壓力下,在疫情防控常態條件下,中國豬業科技大會首次借助云端科技,為大家呈現一場高質量、高規格、高賦能的豬業科技品牌盛會,其演講嘉賓全明星陣容、以及報告內容的含金量都值得業界期待。本屆大會將主題確定為“科技重塑豬業”,是基于當前產業所處的復雜內外環境,及因此帶來的產業變革和訴求。
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主辦的“中國豬業科技大會”自2015年成功舉辦第一屆以來,每兩年召開一屆,以一貫倡導的科技推動豬業發展為理念,成為豬業科技品牌盛會的典范。本屆大會將主題確定為“科技重塑豬業”,是基于當前產業所處的復雜內外環境,及因此帶來的產業變革和訴求。
挑戰和不確定性加劇,產業自我修復與優化升級
當前全球經濟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挑戰和不確定性不斷加劇。全球商品價格波動超出預期,原料價格大幅上漲,消費低迷,我國生豬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復雜的外部環境也正在加劇產業變革。產業處于自我修復與優化升級的關鍵時期。
同時,供應鏈安全、產業安全也在重新定義:原料的供應安全,倒逼對飼料原料價值更深入的挖掘和更精準的利用;生豬種源安全,也在推動自主可控的種業振興計劃進展。從長期來看,這將有利于中國生豬產業的自我完善和配套化。而在此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正在積極地調整在產業中的角色和供應鏈的布局,科技的創新與迭代將在產業修復與優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本次大會中,遺傳與育種、營養與飼料以及育種產業論壇將圍繞兩大“安全”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保供給、調產能,疫情影響生產節奏
非洲豬瘟防控任務依舊嚴峻
從2020年至今,生豬已連續3年被中央一號文件提及,從“加快”到“保護”再到“穩定”,措辭之變不僅反映出產業發展狀態的變化,更體現國家對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視。在過去一年里,因產能的快速恢復與釋放,使生豬產業陷入深度虧損,穩定基礎產能成為2022年生豬產業發展重點關注目標之一。
2018年的非洲豬瘟對中國的生豬產業產生了長遠而深度的影響。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楊漢春教授在 2021年本屆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曾表示:非洲豬瘟作為一種新傳入中國的動物傳染病,經過近年的不斷研究和探索,我們對病毒有了科學的認識,并積累了一定的防控經驗。但未來防控任務依然嚴峻。希望通過本次大會非洲豬瘟的專題討論,能夠在行業內對非洲豬瘟的科學認識和防控,包括防控策略、防控目標、技術措施等形成一個科學的共識,這對于產業大有裨益。
產業紅利消失,哪些因素將成為下一個紅利風口
從上游生產端來看,過去兩年養殖周期的復蘇推動了飼料行業景氣度的提升,而無抗政策的推出則引發了行業的結構化變革和洗牌。從2020年7月1日開始,國內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促生長類抗生素,飼料行業正式進入“無抗”時代。對飼料生產企業來說,放棄抗生素并不難,難的是如何針對養殖端的需求研發生產出高品質、營養精準配比并且對抗生素有替代性作用的新型飼料,行業的技術壁壘被快速抬高。
從下游消費端來看,消費升級,短缺時代形成的產業紅利消失,生豬產業核心競爭力是針對消費需求變化的有效供給能力。
如果說“無抗”政策攪動了飼料行業的格局,那么動物防疫法的修訂則推動了動保行業的擴容,動物疫苗行業有望發展成為“長坡賽道”。由于規模養殖企業發生疫病的風險系數與潛在損失更大,因此其疾病防范意識和投入的費用遠高于普通散養戶。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疫苗的普及率和市場空間都會得到提升。
此外,國家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提出,要大力發展大數據、5G、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化和智能化是否為傳統養殖業帶來新的發展紅利?
而所有這些,都將借助科技手段。在本屆大會中,以上話題都將被一一展開探討。
科技重塑豬業
驅動產業發展新的力量,要依靠更為底層和硬核的科技
大會開幕式上,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楊漢春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在生豬產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下,行業應該形成三大共識:一是,短缺時代形成的產業紅利已經消失,生豬產業進入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核心競爭力轉變為針對消費需求變化的有效供給能力;二是,科技對促進產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只有加大研究發展投入,關注基礎研究和實用技術進展,并積極使用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產品,才能達到增效降本的目的。三是,創建生豬產業生態圈的重要作用,創新生產組織方式,以高效的連接和合理的利益分配,重塑生豬生產鏈,以之為基礎,創建包含了生產、科技、服務、基礎設施等多維度的產業生態圈。
中國豬業要想在逆勢中破局,必將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這也正是本屆中國豬業科技大會舉辦的意義所在。
在接下來的4天里,三大分論壇、五大專題論壇和四場衛星會議即將輪番登場,從遺傳與育種、營養與飼料、疫病與防治三大維度貫穿生豬全產業鏈,并圍繞非洲豬瘟、育種產業、無抗養殖與肉品安全、樓房養豬、智能管理等產業技術熱點進行深入解析與探討,通過科技的力量為逆勢中尋求突圍的生豬產業賦能。
結 語
科技重塑豬業,科技讓我們享受美好生活。與以往三屆不同的是,本次大會受到疫情防控常態化影響,從線下輾轉云端。雖不能面對面交流,但云端科技的進步為我們提供更多新的嘗試和更高效的服務。這本身,就是對科技創新應用的大膽嘗試。
產業變革大幕已徐徐拉開,只等你來。
更多精彩內容可登陸“第四屆中國豬業科技大會”官方網站(http://cssc.bomeeting.net)進行收看;如果直播期間成功注冊會員,您將在會后可以觀看到本屆大會部分精彩內容。